波音公司負責研發的太空發射系統示意圖。這個系統至今難產,拖累NASA的登月進度。
圖╱美聯社
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美國「阿波羅十一號」首次登陸月球,太空人阿姆斯壯和艾德林在月球表面插上美國國旗。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日前宣布以「阿提米絲」(Artemis)為名的最新登月計畫,NASA計畫未來十年發射三十七枚火箭到月球,其中至少五枚載人,並在二○二四年讓美國太空人踏上月球,二○二八年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
根據科技新聞網站Ars Technica獲得的文件,這項計畫將先從二○二三年的無人登月探測器開始,預計在二○二四年至二○二八年之間,每年向月球發射載人火箭。
一位NASA發言人向《英國太陽報》證實這些文件是真的,並透露在二十一日NASA諮詢委員會的科學委員會公開會議期間,對計畫進行了簡報。他們展示了這項長達十年的計畫,最終將於二○二八年開始建立一個永久性月球基地。
NASA員工在上周獲得這些官方的月球計畫文件,文件內容呼應美國副總統潘斯近來表明將讓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
Ars Technica報導:「在潘斯指示NASA於二○二四年重返月球後的近兩個月裡,NASA工程師們一直努力制定一項計畫,利用現有技術、即將完成的大型項目以及商業火箭來實現此一目標。上周,更新後的計畫顯示美國將派人在二○二四年登月,之後每年在月球表面進行活動,到了二○二八年月球基地開始在該機構內運作。」
但經費還是主要問題,NASA在現有一百六十億英鎊(約新台幣六千三百八十五億元)預算基礎上,每年還需要四十五億到六十五億英鎊(約新台幣一千七百九十六億到二千五百九十四億元)。為了開始研發月球登陸器,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ames Bridenstine)最近也要求二○二○年度預算再增加十三億英鎊(約新台幣五百一十九億元)的經費。
不過,這項計畫嚴重仰賴承包商能否準時交付硬體,這問題在過去一直困擾NASA;波音花了八年時間在開發NASA新一代火箭的核心──太空發射系統(SLS),但尚未交貨,而波音對這項數十億英鎊合約的處理也遭到布萊登斯坦抨擊,合約支出已比原本預算多出一倍。該新型火箭系統的首次無人飛行,已延到二○二○年以後。
嫦5預定年底發射
除了美國,對登月野心勃勃的還有中國大陸,今年更創下人類史上首次將探測器送上月球背面的壯舉。
一月三日,中國大陸「嫦娥4號」無人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隕石坑成功著陸。該探測器是在去年十二月七日發射升空,並於當月十二日進入月球軌道。人類之所以不曾在月球背面登陸,是因為在那著陸,月球本身會遮擋無線電訊號,探測器或太空人將跟地球斷訊。
至於大陸下個登月任務「嫦娥5號」預定今年底發射,將登陸月球表面。同時大陸還打算在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