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ax
文/林和君
在台灣的南方,屏東縣牡丹鄉的深山裡,有一處被稱為「麻里巴」的排灣族部落,現在被大家稱為東源部落。昂蓋在學校放假時,曾跟著馬躍爸爸與吉辣媽媽一起經過這裡。昂蓋還記得,在進入東源部落以後,從樹林裡拐一個彎出來,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安靜的大湖泊。
「哭泣湖?」昂蓋一家人來到湖泊邊的石頭屋,在這兒的石涼亭小憩,與住在這兒的董爺爺一邊聊天一邊喝咖啡。
「我們這兒,打招呼問候叫做『馬沙魯(Masalu)』,大概過了屏東楓港以後,你們與排灣族人打招呼,都是用這句話喔!」
「董爺爺……」昂蓋張大眼睛,向董爺爺問道。
「這裡為什麼叫做哭泣湖啊?我覺得這裡很漂啊,怎麼會叫這個名字呢?」
董爺爺收起了笑容,正襟危坐的,開始說起了故事。
「這是我們祖先辛苦開拓家園的故事啊……
「我們麻里巴部落以前在另一邊的山上,本來並不在現在的東源村;在日本時代,日本人為了方便就近管理我們的祖先,所以下令祖先們必須從山上遷來這裡,並且要開墾出稻田和水源。
「但是,當時大家非常的不安,因為這裡是被高大的森林包圍的盆地,也還沒有哭泣湖的存在,而且很靠近被祖先們告誡不能接近的禁地。大家很擔心,從熟悉的山上的故鄉搬到這樣的一個地方來,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果不其然,剛遷入這裡的時候,因為過度勞動,加上水土不服,部落裡就有好幾位老人家跟族人陸續過世,聽說最嚴重時一天就有三位族人逝世,祖先們非常的恐慌。
「於是,那時的頭目就與部落裡的家臣、武士與祭師們商議,決定要在這裡舉辦一次大型的祈禳儀式,將此地的汙穢、惡靈全部遷出部落,移到另一邊的草原裡。
「儀式結束後,祖先們又努力了好一段時間,終於,大家成功的挖出了一座人工湖,讓部落可以擁有水源,真正的在這裡安居樂業。那座人工湖,就是現在的這一座哭泣湖。
「祖先們非常高興,一路走來,經過親人朋友的過世、種種開拓家園的辛苦,終於得到了回報,喜極而泣,紛紛流下眼淚來。所以呀,我們把這座湖用排灣語命名為Kuci,就是『水流匯集的地方』,一方面是指這座人工湖,另一方面也是比喻,這座湖就像是祖先們用辛勤的汗水與喜極而泣的淚水建造而成的。」
「然後,這裡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喔……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