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不同氣體來充氣,安全氣囊的供應目前仍處於樂觀狀態。圖/資料照片
全球氦氣短缺,可能會讓派對沒有氣球。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氦氣短缺,打擊的不僅是生日派對裡不可或缺的氣球而已,測量氣象的探空氣球、飛船都可能無法升空,更重要的是,安全氣囊、核磁共振(MRI)造影機都少不了這種氣體。
氦為不可再生資源,主要透過天然氣析取出氦。《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氦氣的用途還包括深海潛水、低溫技術、火箭燃料、及包括光纖與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
西北大學物理教授哈普倫(William Halperin)說:「目前的氦氣短缺現象,預期未來短缺情況還會升高,會廣泛影響所有人。」
氦氣短缺引起大眾注意,是因美國派對業者「聚會城」(Party City)九日宣布今年將關閉四十五間門市,並把二○一九第一季虧損的三千零二十萬美元歸咎於氦氣短缺上。
不過,許多仰賴氦氣的企業說,目前來說,情況還過得去。
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Goodyear Tire & Rubber)發言人克羅帕(Emily Cropper)表示,儘管他們使用氦氣作為其知名飛船的提升用氣體,「目前營運還未受氦氣短缺影響」。
氦氣也用在光纖上,特別是電信業者。全球材料科學廠商康寧(Corning)發言人柯林斯(Dan Collins)雖表示,該公司「不置評我們製造過程的原料」,但公司「在光纖和電纜上毫不間斷地達到其全球供應的承諾」。
安全氣囊供應商目前也勾勒樂觀景象。德國頂尖安全氣囊北美分支ZF North America說,他們混合不同氣體來替安全氣囊充氣。全球最大安全氣囊供應商美安工業公司(Autoliv)也說,他們僅在測試階段用非常少量的氦氣檢查充氣時是否有任何氣體外洩情況。
半導體 製造成本也會增加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不用擔心照不到核磁共振的問題。華盛頓大學化學教授海斯(Sophia Hayes)解釋說,氦氣短缺已有一段時間,醫院有預先擬妥因應計畫。
海斯說,醫院的核磁共振造影機依靠的是一種閉環系統,當中氦氣循環過程跟一般家庭汽車散熱器的冷卻劑類似,「這類機器的氦氣只需偶爾加滿即可」。
不過氦氣短缺恐對一種類似醫院核磁共振造影機,被藥廠和化學研究部門用來測定分子結構的核磁共振波譜(NMR)有較大影響。海斯說:「全球氦氣短缺的情況下,雖然今天可能不會有問題,但總有一天會變成問題。」
氦氣短缺也可能導致半導體製造成本增加,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
即將於二○二一年關閉的美國「國家氦氣儲備」(National Helium Reserve)占全球供應量的百分之三十,其餘是卡達和阿爾及利亞;而新來源是俄羅斯,甚至坦尚尼亞,但海斯說這些發現都還是初步階段。
按照目前的消耗率,按目前已知的全球蘊藏量,最多再持續二百年。海斯說:「已有人呼籲回收氦氣,但這很難做到,而且費用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