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振忠(資深媒體人)
台灣政壇為逐鹿總統大位,每天都好不熱鬧,不僅朝野對抗,藍綠更是網內互打。妙的是,藍營韓國瑜自喻令狐冲,綠營賴清德也承認喜歡令狐冲,相信韓賴都是欣賞令狐冲擊劍任俠、瀟灑不羈的一面,但都忘了令狐冲恰恰是最鄙棄權位、不忮不求之人,韓賴現都身陷權力場,怕是沒有完全理解令狐冲性格中的真髓。
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後記中自述,他創作《笑傲江湖》時正值中共文化大革命之際,他在為《明報》寫社論的同時,每天也同時寫一段小說,但他強調本書想寫的是共通的人性,所以小說中並沒有設定時代背景。金庸創造的《笑傲江湖》,是想點破世上沒有純正或純魔之道,正道的左冷禪、岳不群其心不軌,魔教的任我行、東方不敗卻也不失人性;而遊走正魔兩道、亦正亦邪的令狐冲,乃是金庸筆下心胸坦蕩、無私無我的典型。
是以,令狐冲以華山派大師兄登場,短暫受命代理了恆山派掌門人,對於垂手可得的五嶽派和魔教教主,均毫無興趣,甚至最是看不起魔教教眾歌頌教主「千秋萬載,一統江湖」,也看破其師岳不群的偽君子行徑與魔教相去不遠,即使無意間得到獨狐九劍、吸星大法、易筋經等最強武功,最終還是順了己意,攜手任盈盈相忘於江湖。
令狐冲之所以讓人喜愛,不僅因他武功高強、行俠仗義,更在於他大碗喝酒、狂放不羈、雖多情但也真心的形象深植人心。
可是在政治態度上,令狐冲不怎麼在意正魔之分,更是對權力無半點興趣,他可以為公義率眾攻之,也可為愛人隨時捨命,但令狐冲無法忍受權力場中的虛矯與詭詐,所以即使眾望所歸,他仍選擇與愛人放手權位,歸隱山林。
不論是韓國瑜或賴清德,同時看上令狐冲,若要說坎坷遭遇或不羈性格,韓國瑜或許比賴清德更像幾分;但喜歡不見得就是等於,賴清德或許也寄情於自身的瀟灑於令狐冲,盼能在「群魔亂舞」之際,可以像令狐冲一樣殺出重圍。
政治人物好用小說人物比擬,原也無可厚非,從中可以看出政治人物的喜好性格,或說是嚮往的個性,本也是為嚴肅的政治添幾分熱鬧。尤其是金庸小說裡的典型正邪人物,眾所皆知,不必多加解釋著墨,民眾不論認同與否,多可心領神會。只不過,在真實的政治武林裡,還是得慎選心理投放的對象,也應更深刻完整的理解這些人物原型,否則像選了令狐冲、卻又跳上逐鹿權力的舞台,不免也就有著幾分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