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一種能夠自動報出行車里數的兩輪車--計里鼓車。
記里鼓車,是近代里程數表的始袓,也可以說是現代計程車的鼻祖。它是在獨轅車上安裝齒輪傳動系統,和凸輪槓桿等機械而成的。由車上木人揮臂擊鼓一次,表示報出已車行了一里,「記里鼓車」,因此而得名。
記里鼓車的整個齒輪系統,由足輪、下平輪、旋風輪和中平輪等齒輪組合而成,它是與車輪同行、同止。只要車輪一轉動,整個齒輪系統就隨著轉動起來;車輪一停下來,整個齒輪傳動系統也就停下來了。
記里鼓車的足輪運轉一百圈,恰好一里(合今五百公尺),由於足輪、下平輪、旋風輪和中平輪等四個齒輪的齒數,分別為十八、五十四、三、一○○。根據齒輪之間的傳動關係,被稱之為中平輪的齒輪轉動圈數,等於一○○×五四÷十八÷三÷一○○=一,也就是說,中平輪只轉一圈。
那麼,在中平輪的轉軸上,安裝上一個起凸輪作用的撥子,撥動木人的手臂,可以使木人揮動右臂擊鼓一次。所以,記里鼓車行進一里的路程,木人就擊鼓一次。
這種能夠自動報出行車里數的車輛,僅僅是在帝王出行時,作為儀仗而已,使用的範圍並不廣泛。
而根據中國史書上的記載:最早發明這種舉世聞名「記里鼓車」的偉人,是東漢科學家張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