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樞神經受創癱瘓的病人重新站起來,是醫學術界多年來致力的目標。中央研究院與日本名古屋大學組成的細胞研究團隊發現,人工合成的八醣體「硫酸乙醯肝素」可讓受損的中樞神經元啟動修補機制、促進神經元再生,研究成果刊登在《自然─化學生物學》。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主任洪上程說,中樞神經較不容易修復,過去文獻顯示,當中樞神經遭受外力使軸突斷裂,人體會分泌名為「硫酸軟骨素」的醣類,這個醣類會聚集在受傷的神經軸突,並與受體PTPRσ結合,接著催化作用去除細胞質內蛋白Cortactin的磷酸根,使斷裂的軸突末端產生球狀突起物,軸突就不再生長了。若能抑制去磷酸根作用,就有機會讓軸突持續生長、修復中樞神經。
洪上程的研究團隊發現,名為「硫酸乙醯肝素」的人工合成八醣體,跟「硫酸軟骨素」化學結構相近,有機會修復受損的中樞神經。洪上程表示,這項研究目前在培養皿研究階段,將陸續進行動物研究與人體研究,盼這個以分子修補神經元的機制,能順利開發成「硫酸乙醯肝素」或PTPRσ抑制劑,幫助因車禍或工害造成癱瘓的病人再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