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洪芬
最近這陣子家裡的事特別多,再加上父母身體不好頻頻進出醫院,搞得我們心力交瘁。家裡原本氣壓就低,又發現剛升高中的女兒居然迷上了化妝,於是老公一下子爆發了,果斷地摔碎了女兒的化妝品,這下好了,女兒哭了個稀哩嘩啦。
我在一旁看得膽戰心驚,勸誰都不對。其實老公素來脾氣好,平日裡說到女兒都是寶貝長寶貝短的。只是最近工作不順,我的父母身體又不好,他和我一起奔波照顧不算,經濟壓力也一下重了好多。原本還指望女兒乖巧聽話,這會兒卻發現女兒心思旁用,怎能不生氣?
而女兒呢,升上高中後,一方面課業壓力重,另一方面,身邊的同學都在化妝,風氣如此很難不受影響。我把這些分析給老公聽,他也為剛才的火氣後悔,不管怎樣,使用暴力確實不對。他拜託我好好安撫女兒,告訴女兒,爸爸是愛她的。
老公對女兒的愛我自是一清二楚,於是晚飯後,索性把話攤開來說。我先承認,自己這段時間又忙又累,確實對女兒不夠關心,同時因為壓力大,我和老公也都沾染了不好的習慣。老公開始抽菸、喝酒,我則時常用遊戲解壓,以致五歲的兒子也開始搶著玩手機。
當著女兒的面,我把家裡面臨的情況大概說了一下。老公認為,不必讓孩子心裡增添沒必要的負擔,我卻認為,父母和兒女之間必須時時溝通。孩子要如實向父母稟報自己的情況,父母也應該把自己的困境和辛苦讓他們知道,這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一向倔強不肯低頭的女兒態度緩和了下來,表示以後會好好念書,老公承諾會戒菸戒酒,我也答應以後不再玩手機遊戲,多關心兩個孩子。為了確實做到,我們擬定了一些監督措施,同時任命五歲的兒子為「總監督」,除了兩個大人互相提醒,也接受孩子的監督。
習慣的養成和改變都需要時間,所幸,家裡有個剛正不阿的小「監督」,一旦誰破壞了約定,兒子就會大喊:「爸爸不准抽菸」、「媽媽你又玩遊戲了」、「姐姐快點去寫作業吧」……時不時的一記吆喝,讓人無奈苦笑,卻又感覺歡樂無窮。
幾天後,家裡的氣氛因此輕鬆了好多,女兒放學回來開始有說有笑,老公菸酒都少了,我也有更多時間跟兩個孩子互動。
相愛相監督,讓我們變得更好,這個家也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