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州廳、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圖/文資局提供)今年正式成為國定古蹟。文化部昨天頒發古蹟證書,而昨日正巧也是教堂設計者之一、建築師貝聿銘的一百零二歲生日,師生共同見證歷史,別具意義。
【本報台中訊】台中州廳、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今年正式成為國定古蹟。文化部昨天頒發古蹟證書,而昨日正巧也是教堂設計者之一、建築師貝聿銘的一百零二歲生日,師生共同見證歷史,別具意義。
文化部一月二十五日召開「第七屆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會」,決議路思義教堂、台中州廳成為國定古蹟。
台中市文資處表示,原先有霧峰林家、台中火車站是國定古蹟,今年再增台中州廳、路思義教堂,台中有四處國定古蹟,增加了文化資產保存能量。
路思義教堂一九六三年完工,由建築師貝聿銘、陳其寬共同建造,以「薄殼雙曲面」建造,高度近二十公尺,寬約三十公尺,外牆最薄處僅有二十公分,前衛而獨特的建築工法,無柱、無梁、無牆是最大特色;清水混凝土與雙曲拋物面的建築技術,當時帶領了台灣營建技術的提升。
一九一三年起建的「台中州廳」已有百年歷史。文資處指出,它是日治時期五大州廳之一,與台北州廳(今監察院)、台南州廳(今台灣文學館)同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的作品,具備新古典主義、第二帝國風格、街角形配置的共同特殊性,是日治時期州廳類型典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