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國際油價持續走高,英國布侖特原油盤中出現十一個月來新高,與歷史最高點只差零點二五美元。國際投資業者高盛公司預言,石油產量若不增加,油價年底可能飆到每桶九十五美元。
而隨著國際油價續上漲,中油和台塑石化昨天都宣布國內汽、柴油每公升上漲四角,這次是持續第三度調漲,零售價格也再創歷史新高,而累計近一個月來,國內汽油每公升已經上漲一點七元,柴油上漲一點八元。
倫敦北海布侖特原油十六日雖下挫二十四美分,收在七十七點三三美元,但盤中一度拉高到七十八點四美元;紐約輕原油則上揚二十四美分,以每桶七十四點一五美元作收,兩者均與去年八月初創下的七十八點六四美元歷史高點相去不遠。
原油價格自今年一月以來已大漲五成一。高盛公司十六日發布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原油每日需求量較去年成長約一百萬桶,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每日產量卻比去年少一百萬桶,若夏季結束前再不增產,油價可能持續上漲,今年秋季就會漲到每桶九十美元,年底更可能飆到九十五美元。
產量占全球四成的OPEC則拒絕增產,並堅持原油市場十分健全,指油價居高不下是煉油產能到達瓶頸所致。
另外,全球第八大、非洲最大產油國奈及利亞動亂頻仍,美國正值暑假旅遊旺季汽油消耗高峰期,均有助長油價攀升。國際能源總署上周將明年原油需求預測上修百分之二點五,每天八千八百二十萬桶後,原油期貨價格始終強勁。
在國內油價方面,中油零售價格調漲後,九八汽油每公升飆至三十一點二元的史上新高,九五汽油則為二十九點七元,已接近二十元價位,九二汽油為二十九元,超級柴油則為二十六點四元。
面對各界質疑台灣多向中東採購原油,卻緊盯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的油價,中油總經理陳寶郎表示,國際間最大的原油交易就是WTI,交易資訊最易取得,也最具代表性,不過中油內部正檢討,是否改盯其他像是布侖特或杜拜等國際原油價格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