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指數型基金之父 指點投資人的事

文╱蔡祐宜(專業經理) |2019.04.15
1679觀看次
字級

「指數型基金之父」約翰.柏格不久前離世,享年八十九歲。他創辦的先鋒集團,以指數型投資為主,旗下資產高達四點九兆美元,是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

台灣早期的股票投資人大都喜歡聽明牌、炒短線,後來發現經常買在高點,投資績效不佳。於是基金公司(投信)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吸引許多散戶投資人的資金。此後台灣的股票市場從以散戶為主的淺碟市場,逐漸轉變為以法人為主的成熟市場。二○○三年,當時的寶來投信(現元大寶來投信)推出了第一檔台灣50ETF(0050),全名叫做「元大寶來台灣卓越50指數股票型基金」,從此開啟了台灣指數型基金的時代。迄今為止,各家投信已經發行多檔連結到台股的指數型基金。另外,透過券商的複委託或銀行,投資人也可購買到有連結石油、黃金與海外各市場的指數型基金。

約翰.柏格當年成立的指數型基金,宗旨是「用最便宜的成本,追蹤整體市場的報酬率」。一般股票型(俗稱主動型)基金的管理費普遍落在每年百分二到百分之三之間,而指數型基金的費率,則普遍在百分之零點五以下。

事實上,就股票投資者而言,每年若是能省下百分之二的管理費用,長期下來會是非常可觀的一筆財富。現在台幣定存一年期利率也不過僅有百分之一,利息超過二十七萬元還要繳所得稅。相較之下,主動型基金每年百分之三的管理費用還真是高得嚇人。

此外,台灣大多數的指數型基金都是ETF。ETF是指可以透過交易所買賣的指數型基金。傳統上投資人要買共同基金,是透過投信的業務員或銀行的理專去向投信買;但ETF就跟上市櫃股票一樣,只要在券商開立證券交易帳戶,就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的買賣ETF,且賣出ETF的證券交易稅只有千分之一,比賣出股票的稅率千分之三還低。

股神巴菲特也稱讚約翰.柏格為資產管理業界的「英雄」。在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上寫道,「柏格早年在投資理財產業經常被嘲笑,時至今日,他可以很滿足地意識到,如果沒有他的幫助,數百萬投資者不會享有現在這樣優越的報酬率;他是投資人的英雄。」

柏格畢生提倡投資人須把握三項原則:分散風險、降低投資成本與長期持有。

筆者以自身的經驗為例,「選股」與「擇時」對任何投資人而言都是相當大的挑戰,更何況是散戶投資人。對專業投資人來說,要長期追蹤一間公司,必須投注不小的心力,更不用說還要同時關注數十間甚至上百間公司。而股票市場的運作效率更是超乎一般人所想像,當好消息與壞消息出現後,通常公司的股價會在極短的時間(數小時至一兩日)內反應完畢。換句話說,想要依靠「公開資訊」短線操作獲利的人,幾乎是不可能,尤其是那些還有正職工作的投資人。而對「專職」的投資者而言,頻繁的交易需要付出龐大的交易成本,且本錢不夠厚實也很難做到充分的分散風險。

因此,柏格先生所提到的三項原則:分散風險、降低投資成本與長期持有,對於投資者確實是最佳的投資方式。而藉著長期投資指數型ETF,就可以輕易符合這幾項原則,並達成遠優於定存與債券投資的財富累積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