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觀光局當初推出春遊補助方案,許多專家學者就批評是治標不治本的短線操作,甚至預言各種造假事件會層出不窮,果不其然,政策才推出不久,弊端頻傳,有民眾因此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暫停春遊補助。
政府推動政策,應該要有配套措施,尤其要能防微杜漸,避免出現各種流弊,倘若像現在補藥變毒藥,不如及早喊停。
根據媒體揭發的真相,部分不良旅行業者和非法民宿串通,先以每房七、八百元的低價搶接團客,再轉包給非法民宿。另有不肖業者廣泛收集民眾身分證浮報補助。還有業者打出「零住宿費」的口號,結果入住的都是本地人。
類似這些流弊,政府損失的不只是金錢,還有政府的威信被踩在腳底下,更嚴重的副作用是,民眾會因此被教育成不守法、鑽漏洞的投機取巧分子,政府賠了夫人又折兵,還不如及早懸崖勒馬。
觀光局推動春遊補助的原意,是希望透過導引式的補助政策,可以喚起民眾對國旅的重視,搭配包含提升軟體品質、硬體建設等配套,讓業者留住旅客,地方也能藉此盤點旅遊資源、特色、產業發展,規畫適合的在地觀光活動,如此良善的立意,卻遭不良業者浪費。
振興觀光不只是政府的責任,觀光業者也應發揮「自助人助」的精神,絕不能讓非法業者繼續占政府的便宜。
菜籽(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