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保健動作 成為戲劇作品 |2019.04.08 語音朗讀 15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新加坡國立大學戲劇系學生跟石岡媽媽們一起到果園工作,了解她們身體勞損的原因。圖/梁培琳提供 中正大學學生和媽媽們共同利用脊椎保健動作演出〈島上的家〉。圖/梁培琳提供 石岡媽媽們是傳統客家婦女,幾乎都務農種梨或種蘭花,在採摘及套袋水果的機械式動作中受有勞動損害。圖/梁培琳提供 【本報嘉義訊】演戲同時也能保健身體?「石岡媽媽」是九二一地震婦女災民於災後組成的心靈重建劇團,她們在農作之餘以演戲進行心理治療,但她們除了農作也要操勞家務,脊椎關節長期勞損。新加坡國立大學戲劇系和脊骨神經學師傅合作「益身美學」(probody aesthetics),把民俗療法融入戲劇,讓媽媽們演戲同時進行脊椎保健,獲得好評。 推動「益身美學」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戲劇系助理教授梁培琳出生於台灣。她想完成一件幫助身體療育的藝術作品,益身美學即是她的第一次嘗試,可說是一項以戲劇做為實驗的研究計畫。 梁培琳表示,戲劇不只是藝術,也可以是一種另類治療方式,以「石岡媽媽」為例,原本是戲劇工作者帶著婦女災民進行的心理治療,最後地方婦女自主成立劇團,二○○○年組團至今將近二十年,團員目前共十人。 梁培琳趁石岡媽媽劇團成立二十周年前夕,去年起進行五年期的益身美學計畫,邀請擁有世界衛生組織合格執照的脊骨神經學師傅(Chiropractor)侯博元,從媽媽們的職業傷害問題中開發脊椎保健動作,進而演出〈島上的家〉一劇。 石岡媽媽們有什麼樣的健康問題?梁培琳指出,她們是傳統客家婦女,年紀最輕五十五歲、最長七十八歲,幾乎都務農種梨或種蘭花。但除了工作,也要操勞家務事,並照顧公婆、先生及孩子,當了阿嬤後又要照顧孫子。 侯博元說,經觀察,媽媽們在採摘及套袋水果的機械式動作中受到勞動損害,包括腰椎、薦椎和手關節都有受傷,也就是民眾熟知的媽媽手、板機指或網球肘。他遂開發出一套脊椎保健動作,讓媽媽們勞損處能均衡兼顧、減輕痠痛。 戲劇內容 也是媽媽們的故事 今年二月二十三日到二十七日,梁培琳二度率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學生來台,在中正大學學生幫忙下,和石岡媽媽共同利用脊椎保健動作排演〈島上的家〉舞台劇,把動作化為舞台上的抽象肢體語言。 梁培琳說,〈島上的家〉戲劇內容其實就是媽媽們的童年故事,因研究計畫不只是期盼媽媽們能在益身美學的幫助下進行身體保健,也希望年輕人能藉媽媽們的故事,認識跨文化跨世代的生活。預計明年可把〈島上的家〉呈現給民眾看。 「這是一項很好的計畫!」石岡媽媽劇團駐團講師李秀珣說,團員們都是客家「阿嬤級」勞動婦女,在長期勞損下有大小傷害。在益身美學計畫幫忙下,有助她們保健身體,也同時希望在地家族能看見並理解女性的健康需求。 前一篇文章 醫療短波 下一篇文章 小辭典脊骨神經學 熱門新聞 01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2【時光重逢】穿過時光,看見日清晏蜓2025.07.1803響應跨宗教慈善 多倫多佛光人高空跳傘2025.07.1704【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5日光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祈願孩童平安成長2025.07.1706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7愛護地球 北海道場健走、淨灘2025.07.1708如是說2025.07.1709【文學天地】春花秋月何時了 2025.07.1810穿「樂」時空相遇 台北道場音樂弘法2025.07.1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奇美暖心角 醫療場域有藝術玉米糖漿傷身記憶差 水果天然糖分護大腦預防熱傷害 孩童多補水休息大暑養生健脾養胃 吃深綠色蔬菜退火鏡像手機器人 中風患者復健幫手進食細嚼餐後不平躺 有效改善胃食道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