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二○一二年起每年公布「全球幸福報告」,人口五百五十萬的芬蘭一直高居前十名,去年、今年更雄踞榜首。芬蘭一所學校相信「幸福」也可以外銷,正在海外擴展「高品質幼教」。
雖然芬蘭不用標準化測驗來評量學生,鼓勵學生探索個人優勢而不重視競爭,但根據全球幸福報告主編海利威爾(John Helliwell),芬蘭學童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國際學生能力評比(PISA)中得分最高。
芬蘭的赫爾辛基國際學校(HEI)推崇屏棄測驗、競爭和排名的北歐價值觀,計畫把在中國大陸、澳洲和南韓設立七所幼兒園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推展至阿根廷、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等市場,做「幸福外銷」。
HEI兩年前到內蒙古包頭市開設第一所海外幼兒園,招收三百名三到六歲學童。該集團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寇科(Milla Kokko)說:「我們很快了解到,如果這個模式在內蒙古能成功,那到哪兒都行。」
她補充說:「顯然芬蘭有珍貴事物可提供給全球各地的人。」她說,他們不輸出芬蘭的老師,而是甄選培訓海外合作夥伴,共同開創並經營能反映芬蘭模式的幼兒園。
寇科說,研究顯示,幼兒對活動主題感興趣時學習效率最高;芬蘭不是很具競爭性的社會,如果是強調競爭、愛排名的文化,推展芬蘭式學習方法的難度較高。
HEI首爾學校一位家長李雪美說,南韓傳統教育追求學術成就,「小孩被困在框架裡找固定答案」。她對芬蘭式教育印象深刻,「小孩獨立主動地決定他們想進行的活動,在玩耍中尋找答案,沒有框架限制他們,因此建立極大成就感和自信心,最終能獲致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