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芳同學
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一輛輛摩托車忙碌地穿梭於繁華的街頭,偶爾還會有騎士不顧行人安全,冒然騎到人行道上,只為了盡快到達目的地。這種險象環生的街景,在我家鄉的路上很常見。
永遠都記得,上班途中看見的那一幕:一個穿著樸素、福相的阿姨,蹲坐在人行道上,旁邊躺著一個像是清晨出門散步的阿伯。似乎是不久前才發生的擦撞,而肇事的騎士早已落荒而逃。那位阿姨一邊扶著上了年紀的阿伯,一邊焦急地向經過身邊的路人求援:「拜託一下,幫忙打個電話叫救護車。」「伯伯,您醒醒呀!救命呀,幫個忙打電話叫救護車……」阿姨說著說著,淚水也掉了下來。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當下圍觀的路人,一聽到阿姨的求援,竟然都閃得遠遠的,避之唯恐不及。後來,不知是哪位好心人打了電話,救護車來了,我聽見那位阿姨和救護員的對話,才恍然大悟,原來阿姨也不過是位路人,看見阿伯倒在地上才衝上前查看的。阿姨的反應和其他路人的態度,頓時在我心裡產生了強烈的對比。
時代在進步,但人與人之間卻變得疏離,不像以前那麼有人情味了。在這位阿姨身上,我看見也深深地感受到那淳樸的人情味;反之,在其他路人身上,我看到了淡漠和疏離,以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現實。讓剛出社會工作的我,至今記憶猶新。
回頭想想,不過是撥通電話的舉手之勞而已,很難嗎?雖然當時我也嚇傻了,只是帶著好奇與不安的心在一旁看著,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和那些閃避的路人,不也一樣有著不同程度的淡漠嗎?
也許是受到那次事件的影響,現在,生活中只要能幫上忙的事,我都會主動伸出手協助他人。人與人之間是互相的,你給出什麼或許不一定會得到什麼,但和人之間的互動模式就會是良善的。真心希望,時代一直在進步,但人們仍能保有古早的人情味,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宜蘭監獄「最令人感動的人事物」徵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