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晃拋接嬰兒 當心永久腦傷

 |2019.04.05
1362觀看次
字級
安撫寶寶情緒,要避免搖晃拋接動作。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一名新生兒半夜哭鬧不休,父母擔心吵到鄰居,抱起來左搖右晃,不料寶寶隨後出現嗜睡、嘔吐、意識不清等狀況,確診嬰兒搖晃症候群,恐傷及寶寶腦部,嚴重恐致死。

昨天是兒童節,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資料顯示,「嬰兒搖晃症候群」是一種嚴重身體虐待,常發生在未滿三歲兒童身上,尤其以二到四個月大的嬰兒最常見。

陳麗娟解釋,由於嬰幼兒的頭部比例較大,頸部肌肉發育尚未成熟,若照顧者劇烈搖動嬰兒的肩膀、手臂或腿部,可能產生「甩鞭效應」,嬰兒的腦組織短時間快速晃動,恐造成腦部表面血管破裂,引發嬰兒顱內或眼內出血,雖然通常不會有明顯的頭部外傷,但可能造成蜘蛛膜下出血等,嚴重恐死亡。

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寶寶容易出現嗜睡、呼吸困難、食欲不振、嘔吐、急躁不安等症狀,可能對腦部造成永久性傷害,尤其六個月以下嬰兒更應給予頭頸部適當的支撐,絕對不可以劇烈搖晃、旋轉或將寶寶拋到床上。國健署也提醒,如果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對於照顧寶寶所產生的情緒無法控制,務必要向親友、專業醫師尋求協助,找出排解負面情緒的方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