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凌
我搬離這個大城市有兩年半了,但我還是常常回到這個城市,只是態度不同了,我是個旅客,我回到故居旅行。
老公嘟嚷著:「何必浪費那些車資呢?」我從城市東邊漫漫地到西邊,有時搭捷運,有時走路;其實,我喜歡這樣,悠閒地逛這座大城市,過去在這兒生活或工作,總是匆忙、緊張,因而盲目;現在搬離了,以輕鬆達觀的態度,才能欣賞,才能感受美好。
我目前居住的小鎮在大漢溪畔,五月油桐花開時,可以在河岸的這端,隔著大漢溪眺望對岸的山,山的胸膛上開滿點點花白的油桐花,山夠近,我還能仰望它的巍峨。有如巨人矗立,令人敬畏。
相較於走進山裡感受桐花雨飄落的嘆息,這般遠觀的壯闊更教人達觀與讚歎;我想神的永恆眼光也是如此吧;當人為所有有形起落抱怨時,若跳出山外觀賞山景,點點花白明滅實在不足為奇。
我帶著這樣的領略回到大城市,我的眼光態度都改變了。
呼吸著過去嫌棄,以為汙濁的空氣,我卻感受到瀰漫的人文氣息;逛著街道上百貨櫥窗,我卻能品味設計的精緻;過去以為客套虛偽的詞令,現在卻覺得人際間的禮節分際是一種尊重之美。
今生是一趟旅程,總是要下車,學著淡泊,觀察優點,正向思考,對物,對人情,對名利,如此,我們就能欣賞生命的美,而非挑剔細微;我是旅人,我的列車要向前行,背負著重重的包袱,我怎麼走得開,行得瀟灑。那些包袱可能是:名利、愛恨、貪瞋……
生於塵,卻不染塵;生於世,卻不屬於世。走在城市的人聲雜沓,但我心中有山水淙淙,我享受這樣的行腳,自然而然在霓虹燈的街道巷弄走出一道山徑,車水馬龍,也如鳥鳴啾啾;自在是人心,不為物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