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林立浩 |2019.04.04
2197觀看次
字級

整理/林立浩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01 不丹最知名的畫家兼木雕家佩瑪.策林(Pema Tshering),天生就沒有雙手,幼年時罹患上腦性麻痺,遭親生父母拋棄,從此在艱困的環境中長大。但充滿藝術細胞的他,努力學習用腳完成最愛的木雕和繪畫,如今功成名就,甚至送給當年拋棄他的父母一棟房子。他說:

「如果不幫助父母,就是不尊重他們,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會失敗。」

02 日本有個善心人士,40多年來借用日本電視史上第一位英雄《月光假面》名義,固定在除夕那天將捐款放在警察局停車場,指名要捐給因交通事故失去父母的孤兒,真實身分卻始終未被揭露。他在信封署名「月光假面」寫道:

「這是每天累積下來的零錢,如果能稍微對因為交通事故而受苦的人有所幫助,就是幸福。」

03 書畫藝術家鄭宇君,儘管非藝術科班出身,從小卻對書畫與傳統文化深感興趣,她擅長繪花鳥,曾日夜觀察相伴鳥類,透過巧妙的融合與轉化,讓花鳥在紙上展現生機,她說:

「我愛花也愛鳥,所以單純想透過自己的畫筆,將眼前所見的美好留下。」

04 84歲的聲學家徐亞英學建築出身,卻投入極為冷門的建築聲學,為衛武營藝術中心、盧森堡愛樂音樂廳等建築調出極佳音質。他把建築聲學這門技術,當成實踐人生的一種方式。無論身處何地,只要聽到音樂或是幾根和弦,立刻會思考如何讓音質更清澈、渾厚。徐亞英表示:

「建築與聲學的結合,是理性和感性的交會。」

05 48歲的澳洲女子古莉(Mina Guli)計畫100天內跑遍100個馬拉松,從泥濘及脛的中亞到炙熱難耐的澳洲,藉此突顯全球水資源短缺的嚴重問題。被問到這次挑戰的目標,古莉回答:

「水,我想喚醒人們對食水危機的關注,並一同宣揚節水的意識。我一路上與世界各地的人見面,希望能夠藉此對世界產生真正的影響,並激勵人們改變他們的行為,理解到每一滴水都非常珍貴。」

06 公益旅行家褚士瑩,從青少年時期開始旅行之路,寫下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文章,2001年起他將旅行與公益結合。開始關懷兒童、難民、移工、歧視等問題。有人問他,回顧年輕的自己,會覺得跟其他人不一樣嗎?他答:

「如果和別人不一樣就是真實的自我,我當然要選擇做我自己。」

07 印度有位從事鑽石貿易的富豪馬哈什.沙法尼(Mahesh Savani),從2008年以來,每年都認養300~400名無法成婚的女孩,至今已有超過3000名乾女兒,馬哈什也為她們證婚並全額支付嫁妝和婚禮費用,他表示:

「我是個幸運的人,因為我有一個挖鑽石的有錢爸爸,我則把他的生意做得更大。我也想要這些女孩跟我一樣。」

08 中國大陸畫家龐均,將中國文人畫的氣韻融入了西方油畫之中,成功創造「東方表現主義」。他年輕時為了在煉鋼爐前畫好「出鋼」,忍耐高溫在鋼鐵廠住了4個月,他說:

「我寫生不求寫實,而是創作,畫山不必真似山,畫水亦不必真似水,江山不如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