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照護 杜絕10大NG行為

陳玲芳 |2019.04.03
1679觀看次
字級
十大照顧NG行為,趴睡猝死居首。圖/資料照片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一位媽媽為了讓六個月大的孩子頭型好看,出生後都讓孩子趴著睡,孰料卻導致孩子猝死。長庚醫院昨在兒童節前夕召開記者會,列出十大照顧NG行為,其中趴睡猝死居首,因此呼籲家長重視。

這起案例,爸爸抱著嬰兒衝進急診室,六個月大的小寶到院時已全身冰涼發紫,沒有心跳呼吸,也量不到血壓,經過急救仍回天乏術。媽媽哭著說,睡覺前還好好的,一早起來卻變成這樣。詢問得知,原來是媽媽為了讓小寶的頭型好看,所以出生後都讓小寶趴著睡,可能因此導致猝死,造成致命的照顧疏忽。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主任葉國偉醫師指出,家長常見的十大照顧疏忽包括:一、讓嬰兒趴睡;二、未妥適使用安全帶和安全座椅;三、藥物未適當儲放;四、未施打疫苗或未提供適當營養;五、獨留幼兒在浴缸泡澡玩水;六、誤食不安全的玩具;七、玩窗簾被拉繩勒住;八、窗戶沒安全鎖;九、戶外游泳戲水疏忽照護;十、廚房煮菜時的意外燙傷。

幼兒疏忽行為 5呼籲

針對這些致命的疏忽行為,長庚兒少保護中心提出五大呼籲:一、勿讓嬰兒趴睡;二、照顧者需時時關注嬰幼兒的舉動,勿因滑手機或聊天而忽視了兒童的安全;三、即使短暫的離開,也切勿獨留幼兒於屋內或車內;四、藥品或危險物品須放置高處,讓兒童無法取得;五、兒童搭車須繫安全帶或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乘坐機車也須戴合格的兒童安全帽。

依國內衛福部二○一七年統計,一歲以下嬰兒死亡共七百七十二人,其中事故傷害致死五十九人、比率約占百分之七點六,嬰兒猝死症有二十三人約占百分之三,此兩項死因相加已占一成。

再擴大分析零至十二歲兒童死因,在一千零六十人中有一百四十七人是因傷害死亡,當中約八成是非蓄意性事故,如意外溺水淹死、墜落、燒燙傷、車禍等。

葉國偉表示,臨床上也曾遇到一名三歲女童小琪,還沒上幼兒園,某天早上媽媽在洗衣服及整理家務時,因為小琪吵著肚子餓,媽媽想說離開五分鐘應該沒關係,趕緊衝到樓下早餐店買早餐,不料回家時卻發現,小琪跌入正在運轉的洗衣機中,送到醫院已一命嗚呼。

葉國偉自身也曾經歷,十幾年前,家中孩子五歲時,在游泳池游泳時差點溺斃,讓他深感為人父母者責任重大,平時應多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他也強調,這些不幸案例都是一時照顧疏失造成,依國外研究,約有兩成兒童死因是可預防的,而長庚研究顯示,六歲以下兒童死亡,有三成應可避免。

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李嶸醫師表示,林口長庚醫院統計了二○○五至二○一六年,六歲以下兒童到院不明原因死亡個案共一百一十五人,男童六十五人,女童五十人,男童是女童的一點三倍,經分析事故發生場所,高達八成五都是在室內住所;進一步分析死因,事故首要原因是嬰兒猝死症共有四十六人,比例高達四成,而其他原因除疾病外,還包括創傷、兒虐、窒息、溺水、缺氧、火災和窗簾繩纏頸等,家長不可不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