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花藝】清明 雨中 追念緬懷 李幸芸 |2019.03.31 語音朗讀 24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圖/李幸芸錯落竹幹象徵蓊鬱山林,一杯清茶與虔誠(葉牡丹)之心,交織平淡。圖/李幸芸 枯黃的龍柏一如那遠方的悠靜。圖/李幸芸 黃金串錢柳與陽光披薩的乾燥葉子,輔助空間的景深。圖/李幸芸苔杜鵑的層次象徵著去祭祖的山徑是迂迴婉轉的。圖/李幸芸 文與圖/李幸芸 話說節氣 國曆4月5日或6日,天氣逐漸和暖,花草樹木開始萌芽茂盛,大地呈現清爽明媚,便以「清明」為節名,也是廿節氣中唯一既是民俗節氣又是氣象的節氣。俗諺有「三月(農曆)初、寒死少年家」、「清明穀雨、寒死老虎母」就是形容氣候仍不穩定,此時的寒流會讓人疏於防範,要小心添加衣物。 花材:葉牡丹、小葉苔杜鵑、竹子、 龍柏、黃金串錢柳。 花器:造型陶、石片、杯子。 詩情花意 ◆祭祖追思──以「竹子」與「苔杜鵑」架構出清明祭祖整理荒地野草的氛圍,「葉牡丹」象徵虔誠的思念。清明時節正值新茶上市,一杯清茶是敬意也是緬懷,平靜中有追念有感恩。 ◆情意深長 ──枯槁的苔杜鵑線條,讓清明祭墓散發淡淡的感傷,但青嫩的茶香悠悠祭祖,也讓歷史與傳統生活的記憶更為溫暖滿懷。 註:本文摘錄 李幸芸著《親子花時間:跟著節氣詩情花藝》 陽光房出版社 前一篇文章 走入古色古香的「南園」 下一篇文章 將大自然帶入生活中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雲梯2025.07.0107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8【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9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與植物對話】心田播種 植栽教我的事【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藝象空間】襲園美術館 靜待成景的植栽美學【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蒔花物語】小胖葉養成術 打造多肉健康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