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音樂響起】 要不要以音樂襯托情緒張力?

文/櫻桃 |2019.03.28
2161觀看次
字級

文/櫻桃

個人認為音樂最大的魅力在於:予人「若即若離」、「如泣如訴」,或是「澎湃洶湧」的感受。無論是黑夜或白日,獨自一人或與一群人,都能引人耳朵專注,將心靈隔開一空間靜心地聆聽,從樂曲中瞧見景象、感受情境。

近幾年有個趨勢:將早期的35釐米電影以數位修復,讓影片重新上映。如《辛德勒的名單》始終是我所愛的電影音樂之一,小提琴曲音勾纏人心;《新天堂樂園》有歡笑有傷懷,音樂讓人彷如見到小多多奔跑的身影;文學味極濃,圍繞著吳爾芙故事的《時時刻刻》,是我聽最多遍的電影音樂;而今年3月8日重新上映的《滾滾紅塵》是大時代裡的故事,也喻比張愛玲的愛情。幕前幕後工作人員在拍片後的人生,也是更迭起伏。

「起初不經意的你/和少年不經事的我/紅塵中的情緣/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著/想是人世間的錯/或前世流轉的因果 /終生的所有/也不惜換取剎那陰陽的交流……」羅大佑絕佳的詞曲功力、陳淑樺演唱的這首〈滾滾紅塵〉的清幽嗓音,至今仍是許許多多人喜愛的歌曲之一。

羅大佑的歌曲多數受到男性喜愛,如〈之乎者也〉、〈鹿港小鎮〉、〈亞細亞的孤兒〉(這首歌也有王傑演唱的版本,與羅大佑的歌聲所傳達出的韻味很不同),還有傳唱多年不墜的〈戀曲1980〉、〈戀曲1990〉、〈童年〉。他多數自己演唱自己的歌曲,也曾與陳淑樺共同演唱〈滾滾紅塵〉。而陳淑樺詮釋李宗盛作詞作曲的〈夢醒時分〉打動許多女性,這其中還有項因素是李宗盛擅於描述女性所面臨的愛情,之後略微轉變風格,為李劍青打造了富有影像感的城鄉故事歌曲。

為宮崎駿的動畫片做過多部電影音樂,也為北野武的電影配樂的音樂家久石讓,他在《感動,如此創造》這本書中寫著:「一聽到音樂,會讓人感到震撼,或是流淚;或是用手打節拍、律動身體,甚至想要舞動,這就是音樂擁有的原始力量。音樂的力量,能夠直接傳達到人的身體與內心。」久石讓也將自己的電影音樂以交響樂的形式演出,在亞洲巡迴演出時,第一站台灣是由音樂家史擷詠促成與承辦。

史擷詠將現代音樂與古典音樂結合,也喜愛以交響樂形式演出音樂作品,他的電影音樂作品之一是《滾滾紅塵》。在他去世後多年,這部電影於今年再度上映,也是美事。他曾寫下:「音樂對於一部電影來說,具有輔助情節、烘托演員表現、製造氣氛,以及將導演所傳達的抽象情感表現出來的作用。好的電影音樂是存在於影片進行中,卻不會搶戲……」

伊朗導演阿巴斯在自己寫作的書上提到:「音樂是一種激勵人心的藝術形式,它伴隨著巨大的情感力量。」但也表示他寧願他的影像不要與音樂競爭。意思是他認為導演得發自靈魂創造思維,而不是借助於其他的科技或特效。事實上,也有些導演完全不使用電影音樂,而是以環境音為影片呈現氣氛。

不能否認的是,音樂可以喚起人們記憶畫面。而我自己最喜歡什麼樣的旋律呢?基本上,我喜歡以當下的心情點選音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