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純素年 千禧世代1/4素食 |2019.03.27 語音朗讀 47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吃素現在很「潮」,愈來愈多人願意感受天然、無負擔的蔬食原味。圖/美聯社 吃素現在很「潮」,愈來愈多人願意感受天然、無負擔的蔬食原味。圖/美聯社 吃素現在很「潮」,愈來愈多人願意感受天然、無負擔的蔬食原味。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據《遠見天下》報導,在英國東倫敦的夜晚,年輕人在電子樂和霓紅燈中起舞,邊享受美食邊忙著拍照。乍看之下,這是每個城市周末夜的平常景象,但仔細瞧:年輕人手裡拿的漢堡、墨西哥捲和杯子蛋糕,竟都是純素料理。 這是東倫敦紅磚巷市集的常態性活動「素食夜(Vegan Nights)」,吃素現在成了一件很「潮」的事,有愈來愈多人願意親近感受這種天然簡單、無負擔的蔬食原味。 其實多吃蔬食有益健康,已是全球的新共識,更是新趨勢。在《經濟學人》全球大趨勢的年刊中直指,二○一九年是純素之年。美國二、三十歲千禧世代中,甚至有高達四分之一是素食者。 連鎖速食店 相繼推出蔬食 無獨有偶,英國《衛報》也在二○一八年月撰文剖析這股素食狂潮。在英國,二○○六至二○一六的十年間,素食人口增加了三點五倍,導致連鎖速食店如必勝客和麥當勞等,也相繼推出蔬食餐點。 二○一六年美國CNN曾介紹全球十大最夯素食城市,台北即名列其中。「吃素就是吃菜」的乏味刻板印象,早已被翻轉。 台灣素食人口已高達一成。台灣素食推廣協會理事長謝政峯觀察,近年台灣也和國外一樣,吹起了純素風,不使用蛋、奶等任何動物產品,並少吃素肉等加工品。 他說,台灣無論是素食人口或市場,近年都有擴大趨勢,唯獨吃素理由已跟過去不太一樣。許多年輕人吃素不再是因為宗教,而是為了環保與健康等新理念,不忌蔥蒜等素五辛,也不限於在初一、十五吃素。 近來在YouTube等網路平台上已出現了專門介紹素食的頻道,如「夠維根Go Vegan」和「Traveggo找蔬食」,都是由年輕人擔當主持,影片觀看人次動輒破萬。 吃素 不必像修行般痛苦 今年二十二歲的網紅「金魚腦」,從二○一六年底開始吃素。原本愛吃肉的她,一開始只是想給自己一個新挑戰,決定吃素一年,沒想到竟成了習慣。吃素這件事對她而言並非像修行般痛苦,她仍會每月吃一次燒烤或火鍋,紓解對肉的想念。 她提醒想嘗試吃素的人,不用逼自己一步到位,可從每周吃素一次或每天一餐開始,培養吃素習慣。 近幾年來台灣已有愈來愈多蔬食餐廳演繹跨國界料理,陸續進駐百貨公司與各大商圈,驚豔各界。例如主打港點的漢來蔬食就是不少素食者的最愛。 漢來美食行銷企畫部協理吳若寧表示,食材與廚藝是他們重視的兩大關鍵。首先,食材要「不食不時」,善用在地當季好食材。因此,在菜單不會直接印出食材名稱,賦予料理跟隨時節變化的彈性。但懂得當季食材還不夠,廚藝更是核心。她認為,料理要好吃到顧客願意回頭光顧才行,必須具備葷食般的滿足感。 吃素,不再是一種犧牲和妥協了。 吳若寧觀察,從擺盤、口味到菜色的命名,蔬食在台灣都到了新境界,不再只有秤斤論兩,且口味單一的簡易素食。台灣無論是素食人口或市場,近年都有擴大趨勢,唯獨吃素理由已跟過去不太一樣。許多年輕人吃素不再是因為宗教,而是為了環保與健康等新理念。 前一篇文章 母愛真偉大 保護幼犬 狗媽肉身擋吊車 下一篇文章 饅頭配白開水打發一餐 老榮民劉明芝 慨捐7百萬元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4【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5【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6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7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⑳2025.09.07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10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中美防長通話 董軍:「以台制華」必挫敗創意水果旅館 住進火龍果運動部揭牌 李洋領軍台灣體育開創新時代從受助到助人 小學善念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