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宣布,將投資五億美元,建世界最深的實驗室在已廢氣的霍姆斯特克金礦山中。美國南達科他州的霍姆斯特克金礦山是北美歷史最悠久、埋藏最深的礦山,擁有一百三十年歷史,深達二千五百公尺,相當於六點五座帝國大廈疊在一起的高度。
據《科學》雜誌報導,歷史上第一次觀察太陽中微子的實驗就是在霍姆斯特克金礦中。一九六八年,美國物理學家雷蒙德‧戴維斯在這座金礦山的一千五百公尺深處,搭起一個注滿六百一十五噸四氯乙烯液體的巨大探測器,捕捉到太陽的中微子,開闢「太陽中微子問題」的先河。隨後三十年,他的小組共捕獲來自太陽的二千個中微子,戴維斯於二○○二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二○○○年九月,霍姆斯特克金礦山的擁有者巴利克黃金公司宣布關閉這座金礦;二○○一年六月,美國科學家向NSF提出建議:要求將這座世界最深的金礦改造成一個世界級的地下實驗室,以遮蔽敏感的儀器,避免受到宇宙射線的干擾。終於在六年後,決定在此興建,同時結束長達六年的深地實驗室選址之爭。
此前,在沒有基金的資助下,許多科學家不得不在八○年代將他們的學生送到日本、義大利或其他有更好地下實驗室的地方,霍姆斯特克金礦山的地下實驗室,讓他們看到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