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國小跨年級教學公開觀課研討會。圖/教育部提供
【本報雲林訊】近年來受少子女化影響,中小學學生人數減少,偏鄉學校受到的衝擊最大。教育部國教署委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洪儷瑜團隊,研發透過「跨年級教學」,讓原本不喜歡上學的孩子愈讀愈有信心,每天都開心上學,家長直呼不可思議。
為鼓勵更多偏鄉小型學校積極參與相關計畫,教育部國教署請「國民小學跨年級教學之專業知能培訓與推動工作計畫」的基地學校—仁和國小,昨天辦理公開觀課,分享長期耕耘跨年級教學的推動心得。
以低年級學生的小芸為例,原就讀幼兒園時不喜歡上學,進入仁和國小後,透過跨年級教學與高年級學生一起學習,反而讓小芸迸發優異的閱讀表達與創意,愈讀愈有信心,每天開心上學。
仁和國小校長洪千惠表示,全校學生僅五十三人,少子女化一再挑戰教師的思考彈性與創新能力。
參與跨年級教學之前,已經透過社團和一些校內活動讓不同年級的學生共同學習。但學生的基本能力也很重要,所以推動跨年級教學在學習領域的實踐,「透過紮實的課程設計,期待在強化學生社會性互動的同時,也確保學生的學習成效」。昨天公開觀課中,仁和國小的教師特別安排低、中、高年段在語文領域、數學領域、藝文領域及校本課程等實施不同類型的跨年級教學,透過現場解說和提問互動的環節,演示跨年級教學常見的課程形態,讓國內教育工作者能實際參與跨年級教學的課室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