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不久前在大陸廣東新興縣河床發現的千年古樟木,日前被贈予正在重修中的廣東羅定學宮,用於雕刻孔子像。
據專家考證,這棵古樟木距今約二千五百年,與孔子屬同一時代,直徑達二公尺,被截成三段後運到羅定學宮。雕刻家經測量後認為,其中長二點五十七公尺的一段的古樟木最適宜雕刻。
樟木又名香樟,當地人稱為「神木」,其木質呈黃褐色,紋理順直,可防蟲蛀。據說因為樟木上有許多紋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古人就在「章」字旁加一個木字為樹命名。孔子被尊稱為「文聖」,樟木自然也就成為雕刻孔子像的理想材料,羅定學宮為此已尋覓長達數年。
羅定學宮坐落在廣東羅定縣羅城鎮舊城北部,始建於清順治四年(一六四七年),又叫文廟,是西江流域罕有的清代學宮建築群。學宮修繕工程自去年十二月動工以來進展順利。目前,「兩廡」的牆體已修繕完畢,瓦面也已舖好,正加緊進行其他修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