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總統大選其實還有將近一年,但是媒體的政治新聞熱度,從去年縣市長選舉之後就沒有停下來過。
圍繞在這一波新聞熱潮的中心,無疑是以高雄市長韓國瑜為核心帶動的「韓流」。
這股韓流,讓國民黨內的其他政治明星,被稱為「太陽們」的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馬英九都在媒體報導上慘遭邊緣化,即使是網路熱度一直很高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乃至蔡英文總統為首的執政團隊,也都無法獲得相對應的版面與人氣。
先聚焦國民黨內。觀察著這些「太陽」相繼宣布投入總統大選,卻未獲得太多媒體關注,相反地「僅」是一位新上任的地方首長,沒說要參選總統,韓國瑜卻有著超過總統級的媒體報導規格與待遇;其實,不用看民調,也可以看出藍軍支持者多數心向何方。
對幾位大半生投身公職,政治歷練完整的「太陽們」來說,這樣的局面公平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但整個社會的運作,從來就不是公平的。一路從基層打拚上來的人,不代表最後就能當上部長、院長、總統;突然憑空出現的人,只要獲得足夠的民眾支持,就算他一輩子沒幹過什麼轟轟烈烈的事,一瞬間也可能大紅大紫。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收視率相當高的歌唱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
節目開播的第一年,楊宗緯參加正規比賽,一路過關斬將,花了很長時間與力氣,才有機會距離冠軍一步之遙(雖然最後由於虛報年齡的道德因素,沒能獲得冠軍);但比賽後段出現的空降「大魔王」蕭敬騰,在短短幾周內,就憑著驚人的爆發力與實力,靠著PK成功奪走楊宗緯累積大半年的高人氣;接下來幾年的發展,無論是知名度或身價,蕭敬騰也遠遠超越楊宗緯。
蕭敬騰的歌藝一定遠勝楊宗緯嗎?這問題見仁見智,但站在楊宗緯的角度,對於這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再怎麼覺得不平,也無法改變事實。
回到政治。的確,朱立倫擔任多年立委、桃園縣長加新北市長,行政領導歷練豐富;王金平長期擔任國會議長,對立法事務、國會外交、台灣地方事務都嫻熟;吳敦義更是從議員到首長到副總統,大小位子都做過,資歷超完整;馬英九甚至連總統都做完兩任了……四個「太陽」,每一個都嚇嚇叫,個個本該都被一堆行星跟衛星圍繞,偏偏去年出了一個「政壇蕭敬騰」韓國瑜,瞬間吸光太陽的光與熱;這當然不公平,但卻是眼前不得不承認的政治現實。
韓國瑜在這樣集所有光環於一身的情況下,有沒有執政經驗?不重要!有沒有領導能力?不重要!有沒有建設實績?不重要!只要選民願意買單,票投得下去,他就可能甩開眾太陽,「禿」圍直取總統寶座。
如果我是「太陽們」,與其思考如何用遊戲規則「卡韓」,還不如認清大勢所趨,跟著民意走;如果我是韓國瑜,則要思考自己要什麼?要把握人氣最旺的時機拿下至高權力?還是要真正一步一腳印,先在高雄歷練,做出實際成績,再往上爭取服務人民的機會?
如果韓國瑜有領導國家的能力,那他應該當仁不讓,也不必等著被「拱」,乾脆自己主動跳出來參選總統,救國救民;如果能力還不夠就硬是選上大位,就算國民黨拿回政權又如何?苦的依舊將是台灣人民。這也是大家在看待一片「造神」新聞時,應該反思的課題。
蔡祐吉(台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