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從中道談國際城市交流與治理

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兼任講座教授) |2019.03.04
1431觀看次
字級

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兼任講座教授)

國際的城市交流本為城市治理之常態,然而,若流於官員或民意代表之觀光、旅遊,或為其他不當交易或目的,外界質疑聲將四起;如有浪費公帑,或有損國家或城市形象之虞,則應予深切檢討與反省。

據報導新竹縣長邱鏡淳於二○○八年獲得日本別府大學授與名譽博士殊榮,於去年十二月七日卸任前應邀重返母校,以「全球化趨勢│地方治理與國際城市交流」為題發表演說,分享兩任縣政的施政成果,到場聆聽的幾百位學弟、學妹及師長,對優秀校友邱鏡淳翻轉竹縣財政困境、帶領城市走向國際等表現,留下深刻的印象,媒體也深加讚美及肯定。

桃園市長鄭文燦也於二○一七年七月六日前往西雅圖市政府拜會西雅圖副市長。主要就城市交流與治理經驗交換意見,鄭市長認為西雅圖是非常適合居住與創業的城市,期藉由參訪,增加與西雅圖市政府交流、提升治理,讓桃園市能發展為宜居宜業城市,亦無爭議。

二○一八年九合一大選後,北高兩位市長,陸續在年初出訪以色列及星馬,則引發不同見解,前者參加全球市長會議,同時參訪以色列首都,期能提升城市國際地位與個人聲望,卻意外引發發言不當及機場席地而坐、有辱國家形象等風波;後者出訪星馬,確已成功實現產品賣出、把人帶進來的競選承諾,但因原擬拜會官方及大型聚會行程因故臨時被取消,難免美中不足;也由於二○二○年總統大選將近,動向備受矚目。

如從中道觀點來探討此事,一切以回歸真理與真相為要。究其實質,道是唯一也是不變的因果法則,「因」是一切現象之緣起、是起心動念,也是初發心或動機,是影響一切結果最重要因素。所謂厚德載物、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時機即是「緣」。

所謂有因有緣事易成、有因無緣果不生。國際城市交流與治理也不會例外,其如起於善念,緣到果熟即善報;起於惡念,即有惡果;善惡即在利他利己,或損他利己之動機,或思惟抉擇有別而已。

中道如依本體、哲理與科學三層次來探索,本體中道即現自性,必須無私無我才能契入;哲理中道則循古聖先賢之思想,一切以善心為先、以利他為要,積善之家有餘慶;科學如行中道,才能平衡和諧、互利共贏;如有偏離,則易失序而亂。國際城市交流與治理如欲心想事成,也宜循此法則循此思考及妥處,一切以無私無我為體、以善心善行為想、以平衡和諧為用,反之,易適得其反。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其實一切道,皆可一以貫之,也就是一切現象都循因果法則,即因緣和合所生。只有循中道才能邁向光明大道,才是長治久安、繁榮壯大與永續經營之道。地方首長首重治理,以人民安居樂業為先,國際城市交流只有錦上添花之效;出訪動機也影響結果,地方首長理當事事為地方著想;如吃碗內、看碗外,常會吃緊弄破碗,得不償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