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玩摺紙 幫NASA上衛星

 |2019.02.28
2530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一位在NASA工作的工程師羅伯特(Robert J. Lang),受到日本藝術影響,決定放棄十三年高薪工作,利用科學將「摺紙藝術」玩出新境界!比起一般所知的紙鶴、青蛙等簡單小手作,羅伯特則運用數學及工程學上的原理,不但設計出令人驚豔的作品,還解決了衛星上的難題,被推崇為摺紙世界中的傳奇大師。

羅伯特原本是一位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雷射物理學家和研究員,從一九八八年進入研究室,期間發表了八十多篇物理學論文,並申請了有關光電技術的四十六項專利。

「我大學時開始對物理感興趣,但從六歲開始就醉心摺紙」,羅伯特提到,摺紙不僅代表自己的童年,更是不可割捨的嗜好。所以在進行博士後研究期間,他下定決心要摺出一款樣式繁雜、精巧的布穀鳥鐘。為此,他耗費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構思輪廓和線條摺痕,因為摺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僅能使用一張紙,不可將它剪開或撕裂」。最後他一口氣花了六個小時讓布穀鳥成形。

完成後,羅伯特也理解到在NASA的研究只是一份工作,真正讓他燃起熱情的是摺紙藝術;二○○一年,羅伯特辭去工作,專心投入「科學式摺紙」,結合數學的專業知識,開發「TreeMaker」這個能描繪出摺痕和摺痕順序的軟體。轉行後,更應用摺紙理論,順利解決老東家NASA遇上的難題,「要如何運送太陽能板上衛星」。

羅伯特說,要上太空,物品的體積和重量都必須嚴格控管,得盡可能地節省表面積。於是利用摺紙的精髓「摺疊」,將運輸中的物件縮小,讓太陽能板在不用太空人的協助下,直接裝配衛星上發射。

至今,羅伯特已創造近八百個複雜的新摺紙模型,比如海龜、甲蟲類、猛禽、響尾蛇、暴龍等等;還利用摺紙延伸至其他領域、解決無法突破的困境,例如機械手臂操作上的問題、折疊血管和汽車安全氣囊等。

此外,羅伯特為了呼應更多人加入摺紙,還成立了網站Robert J, Lang ORIGAMI,不定期更新作品、新書和影片,並在世界各地舉辦展覽和工作坊,持續向大家證明摺紙作品,不僅有藝術之美,還有實用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