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原(台北市/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兼任教授)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前新北市長朱立倫的岳父高育仁,日前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兩岸建立共同史觀等政治主張,受到各界的議論與批評。
對此,朱立倫認為,這是國民黨黨綱中的重要願景,他期待對岸能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對推動兩岸和平才有正面幫助。
希望透過「兩岸和平協議」或「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簽署,來解決兩岸敵對狀態的建議,是一件極高難度的敏感問題。此因過去至今,台海兩岸的最大爭議,並不在於經濟問題,而係在政治方面。
台灣不論是由國民黨或是由民進黨執政,台海兩岸政府如果希望進行「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或「兩岸和平協議」的談判與簽訂,真正困難及最大阻礙,仍皆是在一個中國問題上,亦即大陸領導人是否願意放棄「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立場。
雖然北京政府曾多次公開表示,願意接受「九二共識」作為與台灣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方面的交流基礎;但不表示北京政府未來亦會同意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與台灣政府協商高敏感性的政治問題。
此也可由今年是《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於一月二日公開發表對台談話的一段內容可看出;習近平說,未來希望推動兩岸雙方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以開啟兩岸協商談判。
由於「一個中國原則」早已是中共歷屆國家領導人的基本信念與不變教條,加以「祖國統一」更是中共當局絕不會放棄的國家重要戰略目標。因此研判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其任期內,也必定會抱持「一個中國原則」,才肯與台灣當局進行政治或軍事議題的談判。
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美國學者謝淑麗(Susan Shirk)曾表示,歷屆中國領導人在「台灣問題」上,都有一定的堅持信念,因為任何一位國家領導人,如果敢在「一個中國原則」上妥協或讓步,他個人將可能面臨政黨同僚、控制聯盟和軍方系統的嚴重撻伐而下台。
過去二○○八年至二○一六年馬政府執政的八年期間,兩岸退役將領、政府官員雖然交流頻繁,但只要涉及官方的正式互動,例如兩岸「軍事學術交流」或雙方「政府官員互訪」的最基本作為,皆無法順利推動。此根本原因,就在於大陸當局至今從不肯承認「中華民國」,且對「一個中國原則」立場,從沒有絲毫模糊和鬆動過。
總結而論,在中共未主動釋出任何善意之前,例如公開承諾「放棄武力犯台」、願意無條件「撤除對台飛彈」;以及台灣人民也絕不可能接受「一中原則」或「一國兩制」,作為兩岸政治談判的前提下,任何類似「兩岸和平協議」的議題,都只是一個空中樓閣,甚至在民進黨政府任內,更是不可能實現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