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瘋健身 引爆揮汗商機(上)

文/龍柏安 |2019.01.27
2480觀看次
字級
運動已成為台灣人新興的休閒生活方式。 圖/中正運動中心提供
本版專題節錄自 《全球中央》雜誌 2019年1月號 http://www.cna.com.tw
褪下球衣和球星光環的何守正(右),現在是健身房老闆 ,也是專業的健身指導教練。圖/何守正提供
何守正酷愛健身,曾有「魔鬼筋肉人」稱號。圖/何守正提供

文/龍柏安

全民瘋運動!
核心訓練成健身新顯學


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回到家脫下鞋襪,悠閒地賴在沙發上看一整晚電視是許多人下班後的真實寫照,但現在卻有另一群人,打完卡離開辦公室,目的地不是溫暖的家,而是帶著運動服,直奔健身房或運動中心揮汗,用運動做為一整天的Ending。

民眾健康意識抬頭 運動支出緩步提升

六十三歲的劉阿姨,身高一六五公分,體重六十七公斤,體重微幅超標,但身型維持得還算不錯,她在主動探詢兩、三家健身中心後,決定加入以女性客層為主體的健身教室。她坦言,主要是健檢報告指出體脂肪偏高,為了退休後可以健康過生活,才首度「花錢買健康」。

其實,劉阿姨的例子並非個案。根據蓋洛普一○六年全台運動現況調查,近十二年來民眾參與運動的比例成長百分之八點四。而體育署一○六年健身中心查核資料顯示,登記在案的大型連鎖健身房,從五年前至今成長了四倍以上,這還不包括私人的小型健身房以及全台各區運動中心,顯示運動已成為台灣人新興的休閒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體育署也調查民眾喜好的運動項目,以散步、健走占百分之五十三點二最高,其次才是慢跑的百分之二十四點四,至於瑜伽、有氧這類印象中最夯的課程僅占百分之六點七與百分之一點七,分別排第六與第九,且比例自一○五年達到高峰後,呈現衰退趨勢。

有趣的是,民眾在運動課程的消費總金額逐年緩步提升,從一○四年的一千零九十萬八千九百九十四元,到一○六年的一千一百一十七萬一千零六十元;參與運動消費總支出也有成長,從一○四年的二千八百一十二萬七千零七十三元,到一○六年已提升至二千八百七十五萬六千五百零七元。

營運三年多的中正運動中心,去年在全台四十一個運動中心評比脫穎而出,首度獲得金擘獎殊榮,營運經理顏佳緯坦言,從開業至今,中正運動中心的使用人數幾乎年年增加,甚至有氧、飛輪與瑜伽等付費課程,學員數已逼近飽和。他說:「民眾健康意識的抬頭,多少有推波助瀾效果。」

核心肌群訓練超夯 籃球明星現身說法

顏佳緯過去是國內超級籃球聯賽(SBL)達欣工程的球員,曾隨隊奪得總冠軍,他在褪下球衣、高掛球鞋後,穿起西裝、打起領帶,成為管理運動中心的營運經理。他表示,面對連鎖健身中心夾擊,課程便宜、加上選課有彈性,是運動中心的最大優勢。

至於目前民眾心中,最夯的運動課程是什麼?顏佳緯表示,主要以核心訓練以及基礎肌耐力訓練最受一般人青睞,他也透露,去年中正運動中心光是體適能(健身房)的使用人次已突破二十萬,而課程參與人次也達到二萬。

顏佳緯過去是專業運動員,對核心、TRX(全身阻力運動)等相關訓練課程並不陌生,只是他真沒想過,這類偏冷門的課程,居然會深獲民眾喜愛,讓他有些意外。

同樣是退役籃球員轉戰經營健身事業的何守正也透露,核心訓練課程是目前自家開設的課程中最夯的一種。他分析:「現在的社群媒體和自媒體非常發達,許多人都會分享、介紹這些訓練的意義,以及對身體帶來的好處,所以多數學員在到班前,都很清楚這些訓練的效果,就會主動表明他們要上什麼課。」

何守正表示,一般的肌力、重量訓練,多半僅強化上肢或下肢,核心就像是連接上下肢的一座橋梁,這座橋愈穩固,就能愈穩固地控制自己身體,「你不要小看核心,它從你每天張開眼就會用到,你要翻身、甚至從椅子上起身,都會用到核心的力量」。

褪下球星光環
何守正用健身傳遞正能量


走進內湖辦公大樓,推開潔淨透明玻璃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鮮黃色大型看板,上頭用藍色字體寫著「正能量」幾個大字,在教室裡的何守正,正仔細地指導學生動作,他轉過頭,露出招牌笑容,褪下球衣和球星光環的他,現在是健身房老闆,也是專業的健身指導教練。

魔鬼筋肉人跨足健身 契機竟是運動傷害

從超級籃球聯賽(SBL)退役三年,何守正經營健身房事業有成,退役運動員身材朝橫向發展的通病,在他身上一點都看不到,現在的他依舊精壯,乍看仍像專業運動員,個性幽默的他愛開玩笑,瞬間用著老闆口吻問道:「先生您想要增肌減脂,還是想要雕塑身型?」

還在當球員時,何守正就酷愛健身,甚至有「魔鬼筋肉人」稱號。回首來時路,他不好意思地說:「那時只是土法煉鋼,好在自己年輕加上運氣好,亂練一通沒有造成身體上的傷害。」

會「真正」踏進專業健身領域,卻是因為運動傷害。何守正解釋,六、七年前,他在開季前腳踝大扭,趕不上開季,等到十二月初好不容易回歸,剛打又扭傷,「那時才開始思考,自己的訓練方式是不是錯了」。

何守正找到專業體能訓練大師洪一全,跟著大師學習各種健身知識與技巧,不但更瞭解自己身體,也發現健身訓練的博大精深,他在退役前三年開始準備,利用休季期間上課、考取證照,也積極尋覓開店地點,等到一切布建完成,退休、開店無縫接軌。

何守正開設的健身房,店名為何取名正能量Fitness?他笑說:「我們主要客層是上班族,大家每天從公司離開,難免有一些負面情緒,我們希望客人來到這裡運動,可以拋開工作上的不愉快,帶著滿滿正能量離開;另一方面,運動本來就可以帶給身體正面能量。」

健身證照如武林祕笈 重點在精不在多

坊間有非常多健身中心,訓練課程琳瑯滿目,如何選擇教練和課程,是踏進健身房前開始運動的第一步,卻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何老師」則反問:「那要看你的需求是什麼,是增肌減脂,還是想要雕塑身型?就像你開門進來,我問你的第一句話。」

何守正解釋,隨著訓練方式推陳出新,有愈來愈多的證照以及訓練方式,在選擇教練和課程前,先弄清楚自己健身的目的和方向,才能找出對自己最有效的「功法」。

健身教練的證照,就類似武俠小說裡的祕笈,每一張證照背後,代表的就像是一種武器。何守正笑說:「你武器再多,學而不精也是枉然。」他以自己為例,證照不算太多,除體適能健身指導證照外,其餘還包括TRX(全身性抗阻力訓練)、沙袋等等。

早期自主訓練走過的冤枉路,何守正不希望學生重蹈覆轍,所以在考取證照後,他不會立刻開班授課,反而先把自己當成白老鼠,經過一段時間訓練,瞭解每個動作帶給身體的負擔,和自己可以承受的強度,完全消化後,才正式開課。

何守正強調,自己是運動員,身體強度比一般人更強,就算是錯誤的訓練方式,也不會在身上留下太大病灶,但若是一般學生,很可能就會引發運動傷害。「很多人建議我在網路上直播教健身,我一直不敢,因為這不是互動式教學,我看不到他們操作時的姿勢是否正確,如果造成別人受傷,這是我的責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