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佳靜
原本是個陰鬱的午後,帳單像雪花,落在冷冷的茶几上,思緒也懶懶地癱在沙發。出乎意料之外,收到久違的好友寄來的小禮物,又發現之前在量販店買杏桃果醬的發票對中了二百元。記憶開始像杏桃果醬一樣,黏稠又濃郁,把所有關於杏桃的精髓都濃縮在一起。
我把老公前幾天買的杏桃乾打開,加入優格中。天然的杏桃乾接近琥珀色,嚼起來混合著糖果和蜜餞香,搭配優格,像滑進舌尖的小步舞曲,也讓生銹的右腦開始潤滑,建構出屬於杏桃的旅行版圖。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新鮮的杏。陽光和煦的五月,在成都的文殊院附近,某個賣水果的小販向我推銷櫻桃和杏,一顆顆外型像桃子的杏,像童話裡的小太陽,誘惑我買了一大袋。小販又很熱心地送了我一小把櫻桃。陽光色的杏從那一刻起,不只馴服我的味蕾,也種進我的心田。
後來,又在杜甫草堂紀念館,看到一株又一株的綠樹,上面結著纍纍的青色果實,沒有告示牌,但那形態像極了杏,無論是不是杏,我都覺得是我的小杏運,因為那掛在樹上的,簡直就是一顆顆的綠寶石,感覺眼睛都盛滿了綠光。
杏的味道有一種植物的、甜美的、淡淡的清香,彷彿是萃取出大自然甘醇泉水與芳蘭,咬一口杏,清脆多汁,就如同把春天咀嚼進口中,我一直以為那是我和杏的初相遇。後來,上網查了關於杏的資料,才知道,原來,之前去土耳其旅遊,帶回台灣的杏桃乾,也就是杏的果乾。
到土耳其旅遊的第七天,不知道是水土不服,還是一下子吃進太多餐廳供應的生菜或醃製品,竟連續兩天出現腹脹、腹瀉的問題,再加上怕耽誤整團的行程,每次下車也不敢停留洗手間太久。終於,在第九天,我一改以往的飲食方式,凡是餐廳裡的生菜都不碰,而早餐以杏桃乾搭配優格加圓麵包為主,很神奇的是,我不再腹瀉、腹脹了。我想,這或許是杏桃間接的療癒作用吧。回到台灣,我開始愛上杏桃乾和杏桃相關的食物,像是杏桃汁、杏桃果醬、杏桃餅乾……
想起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在第三幕時,仙后愛上了織工,她要她的四位小仙子好好服侍織工,並準備了很多可口的水果,我記得這些水果裡其中一種就是杏桃,似乎隱喻杏桃除了美味之外,還有尊貴身分的象徵。而且,從營養學的觀點來說,杏桃富含β-胡蘿蔔素,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除了能保護眼睛,亦能預防各種慢性病。所以,我都把杏桃稱為果中仙后,每次品嘗杏桃的瞬間,我都相信,它為我這個市井小民挹注了一點光,和一點點的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