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年話山豬 文/林育安 (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 |2019.01.20 語音朗讀 122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如今人類所飼養的豬隻屬於偶蹄目、豬科、豬屬、野豬種、家豬亞種。早期豬隻還未被人類飼養前,曾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山野間,這些豬隻稱之為「山豬」。 圖/林育安 山豬鼻吻部後方有一圈白色毛,且具有如武士刀般銳利的獠牙。 圖/林育安 許多人飼養麝香豬當寵物。圖/林育安 文/林育安 (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危險性更甚於雲豹黑熊 狗年即將步入尾聲,緊接著而來的則是干支己亥的豬年。豬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動物,以及豬的行為和習性等,相信有許多人可能都不太清楚和了解。由於明年就是豬年了,我們就來個「豬年話豬」吧! 如今人類所飼養的豬隻屬於偶蹄目、豬科、豬屬、野豬種、家豬亞種。早期豬隻還未被人類飼養前,曾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山野間,這些豬隻稱之為「山豬」。山豬分布範圍非常廣泛,從低海拔到高海拔的山區都有其蹤跡。山豬屬於偶蹄目、野豬科、野豬屬的動物,體型較家豬小,體長約七○至一五○公分,在其鼻吻的後端有一圈白色的毛為其主要的特徵之一。 山豬為群居性的哺乳類動物,但公山豬一般都是獨來獨往,母山豬生長到六個月齡即達性成熟,一般懷孕期為一一四天,平均一年可以生產二胎,每胎生產的小豬頭數為三至六頭,生育能力並不是很高。 小山豬體毛呈咖啡色 母山豬生出小山豬後,自然而然會哺育和照顧小山豬,哺乳期間約為八周左右。剛出生的小豬毛色為咖啡色,體側具有數條黃褐色縱帶,長相非常的萌且可愛,此時的小山豬並沒有任何防衛能力,會緊跟隨在母山豬身邊。 小山豬離乳後,清晨和黃昏的時候,都會跟隨在母山豬後面四處覓食,一般在夜間時活動較為頻繁,當遇到任何風吹草動時,小山豬就會快速的躲在母山豬後面,母山豬則會加以保護,或迅速帶小山豬逃走。 先換硬鬃毛再長獠牙 小山豬大約生長到三個月齡時,咖啡色的毛色會脫落,長出黑色的鬃毛,同時會隨著年齡增長,變得非常粗硬。隨著季節不同,鬃毛的疏密程度也會有所不同,夏季鬃毛稀疏,秋季轉到冬季時較濃密。 山豬的犬齒在幼時不會露出來,但大約六個月齡時,犬齒(長成後稱為「獠牙」)就會由嘴邊二側長出,並隨著年齡增長而愈長,長度可達十五至三十公分左右。成年公山豬的獠牙非常顯著,具有很強的殺傷力。 山豬抗病力強且耐粗食,對於周邊生活環境,適應性也很強,活動範圍廣,可以水平和垂直移動。夏季炎熱時,牠會由低海拔往中、高海拔移動避暑,當天氣寒冷或冬季來臨時,則會由中、高海拔往低海拔移動避寒。 智商高且生活能力強 山豬會找尋比較濃密的草叢做為巢穴,一方面可以隱藏其行蹤,以免行蹤暴露而被其他獵食性動物捕殺,另一方面具有禦寒的功能。 一般人都認為豬是很笨且很髒的動物,其實豬是很聰明且很愛乾淨的動物。天熱時,山豬會找尋陰涼的地方躲藏,或是以強而有力的鼻吻挖掘地面,躺在涼爽的凹土中,或是到泥濘的泥巴中打滾,或是到溪流的水中浸泡,以散發體熱和驅除身體上的寄生蟲。大小便時,也會離開窩巢到附近周邊排放,以保持窩巢的乾淨和清潔。 山豬具有門齒、犬齒、臼齒和大臼齒,成年山豬一共有四十四顆牙齒,為雜食性動物,其所採食的食物包括野生植物的根、莖、葉、花和果實。此外,其鼻吻也很發達,雖然是由肌肉所組成,但卻非常的堅硬且極具破壞力。 找尋松露的一流高手 例如宜蘭大學所飼養在水泥地面豬舍的家豬,就會不斷地用其鼻吻拱水泥地面,最後造成水泥地面破裂並挖成一個大洞。此外,山豬會利用其靈敏的嗅覺能力,找尋在土壤地底下的蚯蚓、蠕蟲或甲蟲幼蟲等,再利用其強而有力的鼻吻挖掘土壤並覓食這些蟲類。 在法國的原始橡樹林區,有一種生長在橡樹鬚根底下的一年生天然蕈菇,稱之為「松露」。「松露」外型呈不規則狀的球型,大小不一,有的小如豆,有的大如蘋果,剖開松露後其內部則具有如迷宮般的大理石紋路。人類食用松露已有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松露具有某種神祕的力量,因此在歐洲,松露一直被視為珍寶。法國人對於松露十分痴迷,曾是法國貴族不可或缺的頂級食材。 由於松露生長在土壤深處不易找到,因此早期法國婦女會飼養捕捉到的小山豬,等豬長大後再利用山豬靈敏的嗅覺能力,幫忙找尋土壤中的「松露」,後來因成年山豬體型大且不易控制,之後才改訓練狗協助幫忙找尋松露。 遇到山豬要鎮定走避 山豬脾氣非常暴躁且攻擊性強,其獠牙如同武士刀般銳利,所以原住民將山豬視為比黑熊、雲豹還更兇猛和危險的野生動物。不少原住民族的成年禮中,或是部落青年上山打獵,能打到山豬往往被族人視為勇士、英雄,所獵到的山豬頭骨也會掛在自己家中牆壁上,或將山豬獠牙串成項鍊掛在脖子上,都是一種光榮和英勇的象徵。 當山豬在山林中看到人時,會以極快的速度將人撞倒或是以獠牙刺傷人,導致皮開肉綻或肚破腸流。山豬的撞擊力道就如同人被車子撞到一般,會疼痛而倒地不起,此時山豬會以其嘴猛烈的撕咬或以其尖銳的獠牙猛刺攻擊人,導致受攻擊的人因重傷或失血過多而死亡。 若不幸在山區遇見山豬時,應保持冷靜和安定,放輕腳步聲並遠離牠,不要和山豬四眼相對或挑釁牠,以免山豬以為生命受到威脅,憤怒下發動攻擊。 寵物豬成為陪伴高手 早期生活在野外的豬隻經人類捕捉飼養馴化後,成為失去野豬特性的「家豬」。然而,並不是各國人都食用豬肉,例如回教徒,認為豬隻是不潔、骯髒的動物,因而不吃豬肉。 隨著生活模式改變,現今很多人飼養豬隻當寵物,例如蘇聯、美國、日本和台灣等,都有人飼養迷你豬或是麝香豬當寵物。一些自閉症患者,也可以讓透過養寵物豬打開心窗。此外,在各國都市或鄉村,都有老人每天帶著寵物豬外出散步的畫面出現,無形中對其身體健康也會有所助益。 其實豬隻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許多角色,無法一一道出,在即將邁入豬年的此時,跟各位讀者們「豬年話豬」,祝大家豬年行大運、豬(諸)事順利、豬年發大財。 前一篇文章 【寵物一家親】貓寶貝曬太陽 下一篇文章 【寵物一家親】小瓜趣譚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