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純傑佛緣深 2度送國寶回家 |2019.01.18 語音朗讀 14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王純傑參觀雲岡石窟,指出首次捐贈的第十九窟菩薩像遺失位置。圖╱王純傑提供 雲岡第七窟天王石雕像。圖╱王純傑提供 王純傑夫婦造訪了雲岡第七窟,看到頭部被挖空的北魏時期天王石雕。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我想是兩尊菩薩自己想回家了,而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談及助推兩件在海外流失近一個世紀的國寶「回家」,美國華盛頓特區佛利爾賽克勒美術館研究員義工王純傑笑稱,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日前,王純傑獲評「二○一八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稱號。 據統計,中國大陸的雲岡石窟流失造像近百餘件,很多都流失於海外。四年內有兩尊流失海外近百年的石窟造像被王純傑遇上,他將其歸結為緣分。 一九四七年,王純傑出生於台灣。自幼受其父親薰陶,從小就對中華傳統文化產生濃厚興趣。一九七九年赴美後,不忘本心的王純傑一直從事書畫和篆刻研究。 經驗直覺 當機立斷 「我從小就喜歡石頭,遇見了我一定會多看一眼。」王純傑說,加之工作關係,他對文物有了比較多的接觸。王純傑被波多馬卡拍賣公司(The Potomack Company)聘請為顧問,以幫助梳理收藏家送拍的大陸文物。而這讓他與兩件「國寶」愈走愈近。 二○一三年六月,某收藏家向王純傑所在的拍賣公司送來一尊菩薩首像,原始附件上載明了「雲岡第十七窟」。「當時也巧,桌上有一本早期的石窟圖錄。」王純傑說,經其對比,兩者確有相似之處,於是建議收下。 競拍前一晚,王純傑徹夜無眠。他請太太和一位好友一大早就去拍賣公司競標。拍賣現場競爭十分激烈,石像一登場,價格就直往上衝。王純傑說,太太當時實在無法考慮什麼是合理價位,只是一股腦兒堅持下去,到最後一槌定音。後來王純傑才得知,當時和他們競標的是一位猶太古董商。「幸好當時這位古董商手頭正緊,才得以讓我們拿下。」談及此,王純傑頗感慶幸。 二○一四年,他們將這尊雲岡石窟菩薩首像捐贈給山西博物院。後來二度造訪雲岡,經雲岡石窟資深研究員趙昆雨查證,確定文物為雲岡石窟第十九窟菩薩首像。 二○一八年,王純傑再度遇得一尊鮮卑族人物首像。當時,經驗和直覺告訴他,這尊頭像與雲岡石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他當機立斷,「先拍下再說。」後來經確認,這尊人物首像為雲岡石窟第七窟一尊天王首像,王純傑再次將這尊首像捐贈於山西博物院。 萬流歸宗 善緣自在 因緣際會,四年內兩度讓他「遇上」雲岡石窟流落海外百年的菩薩像。王純傑夫婦還特別造訪了雲岡,爬上工梯親眼看到首部被挖空的天王石雕,「激盪的情緒,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能體會」。 「遇到了就將其送回家。」王純傑說,「萬流歸宗、善緣自在」,書寫在他馬州蓋城工作室牆上,就是國寶回歸的動機,也是結果。 自從到了美國,王純傑就開始教授書法課程。三十多年來,大大小小的學校都有他的足跡。「受電腦和手機的影響,人們少用筆寫字了,更不用說寫毛筆字。」王純傑說,不希望中國傳統書法就此流失。「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崛起,外國人對中華傳統文化很感興趣。」這些,都成為他在海外堅持傳播中國書法的動力。 「我也想把這分對書法傳承的關注從國外帶回大陸。」頒獎典禮上,年逾古稀的王純傑特意佩戴六十年前父親曾佩戴過的一條領帶。他說,這既是向父親致敬,亦是希望中國璀璨的文化能歷久彌新,傳播更廣。 前一篇文章 邦耳島遭祝融 沙巴佛光人賑災 下一篇文章 曼徹斯特大學 與佛光山交流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8【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9【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10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如來寺慶佛誕 祝福佛光兒童 加爾各答禪淨中心 宗教領袖共祈和平 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南非佛光人 跨文化送福 墨爾本佛誕節慶典 弘揚三好四給理念維園佛誕嘉年華 人間佛教深植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