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一生懸命 留住芹菜管香甜

 |2019.01.10
1701觀看次
字級
屏東縣新園鄉八十多歲的黃春美堅持種植芹菜管,保存這個曾經維持家中生計的傳統農特產。圖/中央社

【本報屏東訊】面積只剩三公頃的芹菜管,是屏東縣新園鄉快被消費者遺忘的農特產,由於須清晨趁露水未退時採收,許多年輕人不願意種植,八十多歲的黃春美仍堅持種植芹菜管,保存這道美味。

過往每年十二月至隔年三月,走進新園鄉烏龍村,可看到家家戶戶門口堆滿芹菜管,大伙兒坐著挑洗、綑綁的畫面,近幾年這樣的新園風景愈來愈難見。如今稻米、紅豆和豆薯種植面積已超過原是面積最大的芹菜管,但新園鄉仍以芹菜管為代表特產,今年台灣燈會就打造了一個大大的芹菜管花燈車代表新園。

黃春美說,種芹菜管「很厚工」,每天清晨三時許就得到田裡,趁著清晨露水未退時採收,芹菜管才不易老化,也最鮮甜清脆;有時天氣太冷還得替芹菜管蓋棉被,以免採收下來的葉片凍傷。

黃春美對芹菜管有特殊情感,無法忘懷,也無法放手。她說,曾以種芹菜管維持家中生計,雖然現在身體漸弱,仍堅持種芹菜管。

黃春美的女兒周美華說,小時後最不喜歡芹菜管,因為記憶中冬天清早就要被叫起床幫忙;現在母親年紀大了,又請不到工人,因此自己下田幫忙。周美華嫻熟栽種和管理技術,讓芹菜管能夠挺直,保持高價位,翠綠的芹葉隨風搖曳,盼讓新園傳統的農村風景不要消失。

新園農會推廣部主任李季珍說,新園鄉芹菜管主要種植在烏龍村一帶,每年十月種植,十二月到隔年四月是採收期。除了要清晨起來採收讓年輕人視為畏途之外,芹菜管有輪作障礙,栽種過芹菜管的田,可能要輪四、五年後才能再種,所以種芹菜的農民經常要易地而種。

李季珍說,芹菜分為細梗及粗梗,細梗為配菜調味,粗梗就是芹菜管。因芹菜管需要冷藏運送,新園的芹菜管一直都只銷售高屏地區,沒有運送到中北部,也因為種的人變少了,連種子也要自己留種源,外面買不到。在全台灣,新園鄉還是芹菜管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