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玉群
周六下午,我跟老公在客廳包餃子,女兒瞧見了也躍躍欲試。
以前怕她弄髒衣服,我總會哄道:「乖,你還小,等大些再包吧!」可這回,她卻不依不饒:「媽媽,我都快五歲了!」見拗不過女兒,她爸遞給我一個眼色並鼓勵女兒:「沒關係,那些包得難看的餃子,統統給老爸吃。」
「才不呢!自己包的自己吃,不為難別人!」女兒這的句話,把我跟她爸逗得前俯後仰。「嗯,有進步,小小年紀就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她爸湊到女兒耳畔親暱地說道。
我把一塊餃子皮放在女兒掌心,讓她舀了適量的餡放上,再手把手教她:折一道,再折一道,然後用兩個中指向上一頂,按緊,一個美美的元寶就大功告成了!我耐心教,女兒認真學,然後放手讓她自個兒包。一開始,包得著實難看,可是三、五個之後,倒也能包得有模有樣了。
這時,女兒掩不住內心的喜悅,說:「我改變主意了,想把我包的餃子分享給爸爸媽媽吃。」話音未落,她爸豎起大拇指:「小寶今天真棒,不僅學會了包餃子,還知道好東西要分享。」那一瞬間,我看見女兒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喜悅,那些好吃的糖果、漂亮的衣服、可愛的芭比娃娃,都未曾讓女兒那樣開心過。
以前,女兒的飲食起居到日常瑣事,我都事無巨細地包攬了。自那之後,對女兒我採用了「放養制」,再不以任何理由或藉口束縛她的自由,而是讓她大膽嘗試,沒有了瞻前顧後,反倒比我想像的做得更好。
就拿畫畫來說吧,以前我總覺得女兒不過是信手塗鴉;但當我不再以成人的眼光,審視她那充滿稚氣與童真的圖畫時,才發現孩子的想像力超乎尋常。是啊,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比保有天真和好奇心,更重要的事情了。
適當地放養孩子,讓他們在嘗試與進步的交替中,逐漸看到自己的成長。這個過程,不僅為孩子樹立了自信,家長也將收獲意外的幸福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