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居住在二樓以上的失能者而言,那段上樓的階梯是出入的最大障礙,照顧者只有一人的家庭尤為艱難。爬梯機(見圖/資料照片)是專用於上下樓的輔助工具,不過,全台十八個輔具資源中心,高達九個縣市沒有爬梯機;數個縣市的數量只有個位數,排隊最長要等上六個月。
【本報台北訊】對居住在二樓以上的失能者而言,那段上樓的階梯是出入的最大障礙,照顧者只有一人的家庭尤為艱難。爬梯機(見圖/資料照片)是專用於上下樓的輔助工具,不過,全台十八個輔具資源中心,高達九個縣市沒有爬梯機;數個縣市的數量只有個位數,排隊最長要等上六個月。
對此,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承諾,將優先與這九縣市協調布建資源,並了解各縣市的爬梯機借用情形,研議更順暢的資源調度與服務模式。
年過五旬的陳小姐家中有一名因車禍癱瘓的家人,而她是唯一照顧者。日前出院回家,體重只有四十八公斤的她站在家門前,不知該如何將身高近一百八十公分、體重約六十五公斤的失能家人帶回二樓住家。最後,她打電話找來兩名親友又揹又扶地協助上樓。
沒幾日,她的家人不明原因高燒又送醫,出院時再度面臨上樓的困境。她循朋友建議致電新竹縣輔具中心借用爬梯機,不過,服務人員說新竹縣市都沒有這項資源,如果要買,一台要價近二十萬元。這次,陳小姐用外套將家人綁在輪椅上,與鄰居一同抬起輪椅、一階一階移動上樓,「他危險我也危險,但我最擔心的是,之後要怎麼出門復健或帶他去參加活動?」
但新竹縣不是特例,全台高達九個縣市的輔具中心都沒有爬梯機,包括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雲林縣、嘉義市、屏東縣、南投縣、花蓮縣、台東縣。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專員汪育儒認為,沒有資源的縣市可思考與業者合作,推動爬梯機展示教學與租借服務。長期有需要的家庭日後仍宜購買,但爬梯機要價高昂、補助卻杯水車薪,因此中央應考慮調整補助額度,才能真正幫助需要的人。
輔具出借規則不一
全台輔具中心出借規則不一,有的須當日借還,有的一次可借一周、兩周、一個月或三個月,因此民眾等候時間不一。目前要等待最久的是宜蘭縣,得等到六個月才有機會借到。
北市社會局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北市的輔具中心與民間團體分別有十八台與十五台可外借,但輔具中心一年的借用量僅一百餘人次、民間則高達一千九百人次,這源於輔具中心一次借出的時間較長。因此,北市今年擬縮短借用時間,以服務更多即時需要的人。
新北與台中輔具中心則有「分眾」的規畫,獨立出兩台爬梯機,由專人到宅服務,一台爬梯機一天就能服務到八個家庭,像陳小姐這樣的個案就有機會立即接受到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