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傳回的世界首張近距離月背影像。圖/新華社
嫦娥四號降落過程示意圖。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登月工程有重大進展,探測器「嫦娥四號」昨天上午十時二十六分成功登陸月球背面,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並透過先前發射的中繼星「鵲橋」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古老月背的神祕面紗。
陸媒報導,嫦娥四號昨天在月球背面東經一百七十七點六度、南緯四十五點五度附近成功登陸,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地形起伏達六千公尺,是太陽系中已知最大的撞擊坑之一,被認為對研究月球和太陽系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署長吉姆在推特上發文:「恭喜中國嫦娥四號團隊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這是人類史上首次,令人驚豔的成就!」
由於月球自轉一周與繞地球公轉一圈的時間相同,人類永遠只見到月球「同一面」。月球背面被人稱為「黑暗面」,但其實月球背面也會照得到陽光。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新聞發言人于國斌說:「月球背面是一片難得的寧靜之地,屏蔽了來自地球的無線電信號干擾。這次探測可以填補射電(無線電)天文領域在低頻觀測段的空白,將為研究恆星起源和星雲演化提供重要資料。」
新華社報導,負責計畫的科學家張元勛和劉漢龍透露,嫦娥四號還搭載著一個重約三公斤的鋁合金容器,裝有馬鈴薯、阿拉伯芥種子和蠶卵,將送到月球表面。科學家希望在月球上建立一個「迷你月球生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