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古蹟博物館」豐富文史 述說繁盛歲月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周圍輝 |2018.12.24 語音朗讀 1019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黃昏時光,遠眺淡水河口,落日餘暉是台灣八景之一。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紅毛城」因其歷史、文化、地理與經濟內涵豐富,列為國定古蹟。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通風口有6個錢紋樣式,讓地板不潮濕,象徵六六大順 。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紅毛城的一樓是地牢。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領事官邸是英國領事的住所。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殖民地式迴廊建築,地基挑高、手扶欄杆上有花瓶樣式。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日治時期的倉庫外牆是以清水紅磚整齊砌成。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倉庫內部屋頂是採三角形桁架結構,支撐整個屋頂,加大倉庫儲放空間。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小白宮」是拍婚紗的著名景點。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礮台營區呈「回」字狀,建物由外向內,分外牆(母牆)及子牆,中間有一壕溝,類似護城河功能。圖/人間社記者周倫「運彈坡」(見右圖)為Y字型斜坡道,左右連結2座礮台為1組。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礮口都朝向淡水河出口處,號稱為「北門鎖鑰」。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柏麗梅。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長條型的碼頭,視野遼闊,站在河岸邊,對面即可遠眺觀音山及淡水河口美景。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周圍輝 遠近馳名的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不但可欣賞山水風光,還蘊藏豐富多元的古蹟,舉凡紅毛城、小白宮、滬尾礮台與海關碼頭等,讓遊客不虛此行。 紅毛城最早是西班牙人所興建的「聖多明哥城」,1644年荷蘭人在原址附近重建,1646年落成命名為「安東尼堡」。荷蘭人因髮色偏紅,故稱為「紅毛城」,因其歷史、文化、地理與經濟內涵豐富,被列為國定古蹟。 一般所稱的紅毛城是指「紅毛城古蹟區」,包括主堡、領事官邸及清代建築的南門等,進入主堡前,可看到9面不同國旗,代表曾統治過紅毛城的國家或政權,朱紅色的外牆,牆面厚達1.9公尺,可抵抗砲火攻擊,東北、西南處的角樓具有瞭望、射擊等防禦功能。 紅毛城的一樓是地牢,二樓是領事館辦公室,英國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訂有「華英人民爭訟,雙方官吏合審,各按本國法律治罪」,即是領事裁判權及紅毛城地牢的由來。地牢以厚木板製成,設有窺孔與送食門,外面由石造圍牆圍住,提供犯人活動的空間。 紅毛城 AR解說歷史特色 今年進行展示空間升級、訂製全新模型。紅毛城一樓的剖面互動展示模型,以1/30的比例縮小,可一覽內部結構。遊客將AR互動裝置對準模型內的人物,就會出現英國領事與船長解說紅毛城的歷史和建築特色,還能選擇中、英、韓語,讓遊客瞭解紅毛城。此外,還有主堡與前清英國領事官邸模型,以1/40比例縮小,所有模型都多次向專家學者請益,如實呈現。 領事官邸提供英國領事居住,方便來紅毛城上班,殖民地式迴廊建築,地基挑高、手扶欄杆上有花瓶樣式,每個欄杆有10支,象徵十全十美;通風口有6個錢紋樣式,讓地板不潮濕,象徵六六大順 。 「常設展」中有駐淡水領事年表、介紹各地領事館、整修時出土的文物、裝有避震器的五星級手推車,及領事使用的各式橡皮章等。二樓有「影音互動專區」,透過轉動方向,會有不同的故事,讓兒童藉由遊戲來瞭解荷蘭人與紅毛城的歷史。 從淡水紅毛城走下來,穿過紅綠燈路口,沿著河邊往河口方向走去,映入眼裡的是一座長條型的紅磚建築,盡頭附近有座2層樓高的洋樓,上層是扁平的紅磚,下層則是塊狀岩石砌成,靜靜座落在河邊與淡水夕陽輝映著,無聲述說著往日風華繁盛歲月。這裡是淡水海關碼頭,曾是全台第一國際貿易港,目前為市定古蹟。 海關碼頭 見證淡水繁華 淡水海關碼頭園區是清朝時代的海關碼頭與倉庫,在台灣近代史、貿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處歷經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及戰後國民政府,三個時期建設。淡水繁榮時期,曾有十多個國家船隻停泊於此,這些現存的洋樓、倉庫見證了這個時期的繁盛。 「小白宮」正式名稱為「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淡水開港後,各國來此設立商行,小白宮為1869年先後興建的海關官員宿舍之一,清法戰中炸毀,日治時期重建,因白色外牆稱為「小白宮」,外面有走廊,採光、通風、景觀佳,為拍攝婚紗的最佳景點。 今年進行園區常設展更新,運用互動多媒體及藝術畫將科技與美學融入歷史場域中,以超大觸控式螢幕呈現海關與小白宮從古到今的照片,點選想看的照片會放大說明,也以數位化方式展示淡水古蹟今昔對比,讓大家認識古蹟的歷史變遷。 「滬尾礮台」位於淡水高爾夫球場西側,即淡水油車里油車口4號位置,為國定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沿車道而上,礮台隱蔽在山丘之後,不易發覺,行至入口處,方見雄偉營門、土垣矗立,不禁讓人想入內一探究竟。 滬尾礮台 守衛淡水河口 礮台營區呈「回」字狀,建物由外向內,分外牆(母牆)及子牆,中間有一壕溝,類似護城河功能。母牆為礮台最外圍,高6.5公尺,堆砌與礮台略等高的土堆,具備隱蔽及防禦的功能。子牆為礮台的主要壁體,厚度達4.3公尺、高度7公尺。整體建築是屬「暗礮台」結構,外人不易察覺,有利防禦。沿梯而上,縱觀全景,略可感受先人守護疆土之用心及辛勞。 「運彈坡」為Y字型斜坡道,左右連結2座礮台為1組。順坡道上到礮台基地,從礮台圓弧形迴旋軌跡,可約略想像當時鋼礮之巨大雄偉,所安置的4門大礮,礮口都朝向淡水河出口處,號稱為「北門鎖鑰」。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柏麗梅表示,淡水文史豐富,古蹟愈進步,會讓民眾更貼近生活。淡水古蹟博物館秉持著文化保存、古蹟活化的精神,將淡水豐富的文化資產與歷史故事融和科技,讓民眾能在遊覽之餘,自然地認識淡水故事。 前一篇文章 司法博物館 下一篇文章 《太魯閣布洛灣園區》靜謐台地 孕育原住民人文智慧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台北市.北投區 賞櫻泡湯溫泉鄉 大河之戀唭哩岸台北.中正 南海學園觀荷風 首善之區賞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