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闕曉菁 |2018.12.21 語音朗讀 19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長達2周的馬拉松會議,COP24終於就減碳的規則達成共識,讓主席庫提卡高興地從桌上跳下來。圖╱法新社 喬治亞首位女總統佐拉比契維利,打算推動喬治亞加入北約、歐盟。 圖╱法新社 位於塞桑河下游的「2號水壩」,是 柬埔寨最大水力發電廠。 圖╱法新社北極圈富含礦藏且深具軍事重要性, 俄羅斯虎視眈眈。圖為俄國設在北極圈 的石化工廠。 圖╱資料照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大陸 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講 話。 圖╱法新社2018年訪日觀光客人次在18日首度突 破3000萬大關。 圖╱美聯社泰國央行調升基準利率1碼至1.75%, 為7年來首度升息。 圖╱資料照片 12/15 波蘭 巴黎氣候協定 敲定施行細則 為期兩周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第24次締約國會議(COP24)15日在波蘭卡托維茨閉幕,近200個國家的代表就〈巴黎氣候協定〉施行細則達成共識。《紐約時報》、BBC等媒體指出,這議讓巴黎協定能夠存活且落實。 與會各國同意,全球應採用統一標準測量溫室氣體排放量,並衡量各國氣候政策;各國應在2020年下一回合談判前加強減排;富國應更清楚說明,如何協助窮國採用更多清潔能源或強化應對天災的能力。與會代表還建立一個流程,讓難以達到減碳目標的國家獲得幫助。 12/17 法國 圓明園龍首現身 真假沒定案 英法聯軍時被掠奪一空的圓明園12生肖獸首近年陸續出現在國際拍賣會,始終未曝光的「龍首」17日疑似出現在法國一場小型拍賣會上,被一名華人買家以240萬歐元(約新台幣8400萬元)買下。 中國大陸圓明園學會學術委員劉陽表示,雖然目前無法確認此物是否真為圓明園「龍首」,但它的大小、材質均與已經現身的幾座獸首一致,且前任收藏者身分極具說服力;兔、鼠首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豬、猴、牛和虎首現存放於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12生肖獸首原是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噴嘴。 12/16 喬治亞 首位女總統就職 聯合西方抗俄 東歐國家喬治亞新任總統佐拉比契維利16日就職,誓言將調和分歧,加強與西方國家關係,以對抗俄羅斯的影響力;她在2004~05年期間曾任外交部長,打算運用此經驗,推動喬治亞加入歐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喬治亞是總理和政府執掌行政權,總統主要扮演儀式性角色,但在國際場合仍是國家領袖。66歲的佐拉比契維利成為該國第1位女總統。 這位法國出生的女總統隸屬執政黨「喬治亞之夢」(Georgian Dream),在上個月第2輪投票,以59.52%得票率打敗對手瓦夏德茲。 12/17 柬埔寨 解能源困境 最大水力電廠啟用 柬埔寨最大的水力發電廠17日啟用,政府希望這座位於塞桑河下游的2號水壩能紓解長年來的能源困境、降低對進口能源的倚賴,並進一步推動國內工業發展。由於電力無法自給導致電價偏高,是柬國難以吸引外資的原因之一。 這座耗時4年、斥資8億美元的水壩,由柬國、中國大陸及越南的企業合資興建,可望替柬埔寨帶來每年3000萬美元稅收、發電量大增20%。反對者認為,這座水壩將嚴重破壞2條湄公河支流的生物多樣性,恐讓倚賴漁業維生的10萬人放棄長久以來的生活模式。 12/18 俄羅斯 國防部宣示 擴大駐軍北極圈 俄羅斯國防部18日表示,明年將在北極圈擴大駐軍。富含礦藏且深具軍事重要性的北極圈,是戰略要地,莫斯科近年來逐漸增加北極活動,並將此列為優先要務。 總統普亭也多次造訪北極,曾表明更進一步探勘與開採北極的原物料「相當重要」。 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表示,2019年將完成基礎建設,好讓防空雷達部隊與飛航導引哨站進駐斯列德尼島(Sredny)、蘭格爾島(Wrangel)與施密特角(Cape Schmidt)。北極圈其他地區的軍事人員宿舍與航空基礎設備則已完工。 12/18 大陸 慶改革開放40年 表彰改革百傑 中國大陸18日舉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細數40年來改革開放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諸多成就,概分成7大段落闡述其歷史與意義,表明改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由3679億人民幣增長到去年的82.7兆人民幣,年均實際增長9.5%。 大會也表彰改革百傑,當中包括互聯網大亨馬雲、馬化騰及李彥宏等,並向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日本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等10名「國際友人」頒授中國改革友誼獎章,感謝國際社會對大陸改革開放事業的支助。 12/18 日本 到訪觀光客人次 首破3千萬 日本今年天災頻繁,當局原擔憂會影響外國觀光客遊日意願,不過實際情況顯示,2018年訪日累計人次在18日首度突破3000萬大關,創歷史新高。當局希望2020年能達成訪日觀光客4000萬人次目標。觀光客在日本的消費金額則在去年首度突破4兆日圓(約新台幣1.09兆元),為各地帶來極大經濟效益。 此外,為了提升旅遊環境、活用地方傳統文化、整治自然觀光,日本觀光廳定2019年1月7日起針對出境旅客加徵國際觀光旅客稅,每人每次日幣1000元(約新台幣274元),費用將隨機票徵收。 12/19 泰國 7年來首度升息 維穩泰銖走勢 泰國中央銀行19日決議將政策利率由1.5%調升至1.75%,這是泰國自2011年以來的首度升息,加入東南亞其他國家於今年緊縮政策的行列,主要是著眼於維持泰銖穩定走勢,不致因美國聯準會(Fed)多次調高利息,資金流向美元,導致泰銖轉弱。 在此之前,泰國各銀行多已調高放款利率,升息對企業影響輕微。 業界表示,泰國經濟表現不算差,僅第4季的出口稍微下滑,預估明年也會稍弱,但應可以維持4%上下的經濟成長率,央行升息僅1碼,各界早已有心理準備,影響應不大。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9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如是說如是說如是說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