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闕曉菁 |2018.12.14 語音朗讀 154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德國總理梅克爾(右)的愛將凱倫鮑爾(左),7日在基民黨代表大會上獲選為新黨魁。圖/法新社 日本將放寬外籍勞工簽證的規定,以緩解勞動力短缺。圖/資料照片 法國總統馬克宏10日發表電視演說,盼平息「黃背心」抗議風潮。 圖/美聯社 聯合國移民會議10日於摩洛哥召開 ,會中正式批准今年7月敲定的「全球 移民契約」。 圖/法新社《時代》雜誌公布年度風雲人物為「真相守護者」,並發布獲選的4組個人及團體封面。 圖/法新社固特異輪胎關閉設於委內瑞拉的工廠,發給每名員工10個輪胎作為遣散費。圖/美聯社在海外流失158年的青銅器「虎鎣」,11日正式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圖/新華社印度央行新總裁達斯曾助總理莫迪監督極具爭議的廢鈔計畫。 圖/美聯社 12/7 德國 梅克爾卸黨魁 凱倫鮑爾接棒 德國總理梅克爾7日卸下18年的基民黨(CDU)黨魁頭銜,並欽點她的繼任者是有「小梅克爾」之稱、基民黨祕書長的凱倫鮑爾,她經濟政策主張與梅克爾相近,預料會採中間路線。觀察家指出,若她能成功團結全黨,梅克爾做滿總理任期的機會大增。 1001名代表在連2日的CDU大會中選出新主席,凱倫鮑爾以些微差距擊敗得到商界力挺的保守派麥茲。 身為德國最大黨主席,凱倫鮑爾更有機會當選下任德國總理,成為史上第2名女總理,但她得必須處理好與執政盟友基社盟和社民黨的關係。 12/8 日本 放寬外勞簽證 緩解勞動力短缺 日本參議院8日凌晨通過放寬外籍勞工簽證規定,預計明年4月正式上路,將允許更多外籍藍領勞工到日本工作,以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 對稱頌種族單一的日本來說,移民議題長久以來都是禁忌,但人口的萎縮和老化,加劇放寬外籍勞工管制的壓力。 新法為外籍勞工提供兩類新簽證,一是針對擁有一定知識與經驗的人才,最長可居留5年,但不可攜眷;一是針對高階專業人才,可在居留期滿後更新簽證繼續留日,並可攜眷。政府計畫5年內增加34.5萬名外籍勞工,目前則約有128萬名外籍勞工。 12/10 法國 加薪減稅盼滅火 黃背心不領情 法國連續數周爆發挑戰政府權威的「黃背心」示威,總統馬克宏10日做出讓步,宣布明年1月起為領取最低工資的勞工加薪100歐元,並讓部分退休年金領取者減稅,但他拒絕恢復富人稅,「有錢人紛紛離開,我們的國家愈來愈弱」。部分抗議人士表示,馬克宏雖已讓步,但不足以讓黃背心運動就此罷手。 黃背心示威運動導致法國陷入近年來最嚴重的動盪,甚至蔓延到比利時與荷蘭的街頭,示威群眾指責馬克宏的政治處理手法和經濟政策正導致國家瓦解。針對加薪減稅的計畫,官員表示,法國國庫將耗資80~100億歐元。 12/10 摩洛哥 全球移民契約 聯合國通過 聯合國(UN)164個國家領導人和代表10日在摩洛哥通過史上第一份國際移民管理的契約。這個歷經談判18個月、在7月達成協議的「全球移民契約」,提供國際社會一個針對處理移民問題的合作架構。 契約列出23個目標,開放合法移民,不允許移民經由邊界非法移動。全球移民已激增至超過2億5000萬人。 UN祕書長古特瑞斯把這項契約形容為「防止受苦和混亂的路徑圖」;UN擁有193個成員國,美國和其他15個國家不是選擇退出,就是對此表達憂心,部分國家宣稱,這項契約侵犯國家主權。 12/11 美國 真相守護者 膺選年度風雲人物 疑似遭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謀殺的異議記者哈紹吉、5名記者被槍殺的美國馬里蘭州《首都報》新聞部及其他3位因報導新聞而遭司法追訴的記者,包括採訪緬甸洛興雅危機的路透記者瓦隆、喬索歐,今年9月被判刑7年;批判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被菲國冠上逃漏稅罪名打壓的網媒「Rappler」創辦人兼總編輯瑪麗亞.瑞薩,11日獲選為《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 《時代》表示,今年風雲人物是「真相守護者」,獲選的記者與新聞機構,不惜冒著入獄甚至付出生命的風險完成工作,代表全世界眾多新聞人的奮鬥。 12/11 委內瑞拉 固特異關廠 又見跨國企業落跑 美國輪胎大廠固特異(Goodyear)11日關閉委內瑞拉的工廠,發給每名員工10個輪胎作為遣散費。委國政府宣布接管固特異當地設備,要求總檢察長辦公室展開刑事調查,當局把關廠形容為「美國鼓吹反委內瑞拉的一連串動搖性和持續性侵略」舉措之一。 固特異工會成員布瑞莫表示,輪胎在物資極度匱乏的委內瑞拉可說相當值錢。委國連年經濟動盪已嚇跑美國食品大廠家樂氏(Kellogg)和家庭用紙業者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等跨國企業,惡性通膨讓多數公司無法以當地貨幣維持營運。 12/11 大陸 流失海外158年 青銅虎鎣回家了 今年4月以41萬英鎊被拍出的青銅器「虎鎣」,在海外流失158年,11日正式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4月底「境外買家」拍下虎鎣後,將文物無償捐給中國國家文物局;11月23日,「虎鎣」順利抵達北京。 「虎鎣」為西周晚期文物,頂蓋內鑄有「自作供鎣」銘文,因其精美獨特的造型、罕見的虎形裝飾而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據資料顯示,「虎鎣」原為清宮皇室舊藏,1860年被英國軍官哈利.埃文斯從圓明園劫掠獲得,此後一直由其家族收藏。透過X光分析,虎鎣保存完整,未見明顯的後世修復痕跡。 12/12 印度 央行總裁3年換2個 廢鈔要角上任 印度12日任命達斯接替10日突然辭職的帕特爾,出任央行新總裁。達斯政府官僚出身,曾助總理莫迪監督極具爭議的廢鈔計畫。人事案宣布後,金融市場擺盪於漲跌之間,反映市場一方面擔心央行獨立性受損,一方面也預期與熟悉政府的新總裁能緩和金融緊張局面。 印度央行在3年內已經換了2位總裁,皆因為與執政黨理念衝突而不續任或提前走人。 達斯曾任經濟部長,當時為莫迪監督執行廢鈔計畫,該計畫被認為傷害印度經濟,導致成千上萬人失業。達斯現為印度金融委員會委員。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如是說如是說如是說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