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佳佳
自從回老家上班後,老爸就堅持每天幫我記錄當天所有花消的流水帳。一個月下來,不算不知道,一算真被嚇一跳:我一個月的支出竟遠高於收入!這才明白入不敷出的原由。
以前在外上班,花錢從沒有節制。看到很貴的衣服包包、請朋友吃飯,都很隨意、很瀟灑。只要能用錢解決,眼睛眨都不眨一下。每個月我都是「月光族」,伸手向父母要錢,「啃老」成習慣。
前年,老爸透過關係,幫我在家鄉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回家後,老爸就對我實行「財政控制」,每天詳細地記錄我所有的花費。
一開始,我很無所謂,愛記就記吧。今天買件衣服、明天買雙鞋子、後天買個包包或口紅什麼的,我都一五一十向老爸匯報。月底都還沒到,便已阮囊羞澀,只好腆著臉向老爸伸手要錢。老爸一邊數錢,一邊把數額記在帳本上,說:「今天借給你的錢,下個月記得還……」
我以為老爸跟我開玩笑,第二個月照樣胡花亂用。然而,當我再次向老爸要錢時,他說我上個月的錢沒還,這次不能借。沒辦法,我只好咬牙答應,下個月一定會還上個月的錢。老爸這才開恩給了我零用錢,並詳細地記錄在帳本上。
看著老爸的認真勁兒,我不敢再大意了。從那以後,早上吃個早餐,我要計算一下;買件衣服,考慮一下;買個包包,得掂量錢夠不夠用。以前那些即興購物,如今在還債的壓力下,再也挑不起購買的欲望了。
這樣強迫自己理性消費的結果是,我不但把父親的錢還了,每個月還有些許剩餘。而自從嘗到了有計畫、節制用錢的甜頭後,我也愛上了每花一筆錢就記上一筆的做法。結婚後,我不但用自己的錢付了房子的頭期款,銀行帳戶裡還有不少積蓄。
看來,親父女也要明算帳,這個方法很不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