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仁傑家裡供奉的「觀音神尊」。圖╱楊仁傑提供
【人間社記者黃秀蘭彰化報導】「神明來作客,家家香火旺」,二○一八年世界神明聯誼會特別開放家神參與盛會,是難遭難遇、千載一時的因緣。在「三聖筊」下,佛光山員林講堂竹塘分會楊仁傑滿心欣喜,迎請家神參加佛光山神明聯誼會,與佛光大佛接心。
「觀音菩薩觀照世人悲苦之音,聞聲救苦;千手千眼,千變萬化,觀照救度民眾,就連道教宮廟也普遍信奉供養觀音菩薩,凡媽祖廟必定有供奉觀音聖像。」楊仁傑表示,自己出生在民間信仰的家庭,從小都跟著父母到大大小小的宮廟去拜拜。二十年前,父母更依照宮廟神尊的指示,在家裡安置「觀音神尊」供奉,希望能庇佑子孫生活安定幸福。
「星雲大師的宗教信仰,從來不曾因苦難而動搖過對佛教的堅定信念,令人敬佩。」楊仁傑說,星雲大師一生倡導「尊重與包容」,尤其對其他宗教的尊重包容、交流往來,甚至對於具有「迷信」色彩的民間信仰,都能從「淨化」、「提升」的立場給予定位。
「加入佛光山、佛光會,學佛之後的改變?」楊仁傑分享,自從進入佛光會、學佛十五年來,常接引父母、印尼籍的妻子及三個子女參加佛光山、佛光會各項活動,並常偕同妻子到佛光山福山寺擔任義工。
「佛法能幫助我們向上,提升正能量,念頭轉變、態度就跟著改變,用正面的態度處理困境,逐漸改掉不好的習氣,提升正能量。」楊仁傑說,佛法對他的人生、家庭及子女教育,幫助很大,他很有福報能接觸到佛法,在佛光會中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