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與千里眼將軍。圖╱人間社記者周美瑩
【人間社記者周美瑩雲林報導】雲林北港朝天宮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早期是全台唯一,供奉聖父母殿的媽祖廟。朝天宮的原始建築結構,保留完整,並於宮內保存許多歷史文物,如百年六角神轎「祖媽轎」,觀音殿前台階之「孝子釘」及宋、元、明、清各朝代皇帝之褒封匾額。
康熙三十三年(一六九四)三月十九日,僧樹璧和尚從湄洲朝天閣,奉請媽祖神像來台,在笨港北岸登陸。當時笨港居住不少漳、泉移民,遂建立一座小祠奉祀。康熙三十九年(一七○○),紳商巨姓捐獻土地,領導外九庄居民合力建廟,號天妃廟。雍正八年再議重建,漸具規模,稱為「笨港天后宮 」。
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開工重建,建築佛殿二棟,正殿奉祀媽祖,後殿奉祀觀音佛祖。
嘉慶六年,清廷敕封媽祖父母為「積慶公、積慶公夫人」遂為其製神牌祀之,現於聖父母殿,供奉聖父母及兄姐神位,供信眾禮拜。
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表示,信仰需要傳承,近年來朝天宮陸續舉辦全國性的體育賽事,例如北港媽祖盃全國排球比賽、北港媽祖盃全國馬拉松、鐵馬環島祈福活動,期望把良善的信仰觀念,傳承給年輕世代,期盼帶動社會善良的風氣,善盡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