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集體創作共成佛事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8.12.15 語音朗讀 15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叢林學院的同學承擔各種事務,在法會中集體創作,共同成就萬緣。圖為同學在水陸法會大壇領眾修持。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工作中的溝通、合作、分工。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香燈實作-擺設供花。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典座料理,以歡喜心供養大眾。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集千萬之信眾,普濟一切法界眾生」,這是佛光山每年啟建萬緣水陸法會之莊嚴寫照。對眾生的普濟,透過誦經持咒的法施,能令聽聞者歡喜,也能使受苦的六道群靈心開意解。所謂「萬緣」即代表透過萬人因緣,集體創作,共成佛事法會。叢林學院的同學們在法會中承擔了大壇與藥師壇兩個堂口,也在齋堂與寮區為大眾服務,與萬千人共同結下好緣,並以自己身口意來布施、供養一切眾生,當中的溝通、合作、分工,都是六度波羅蜜的運用。以下擇錄同學的心得數則,以饗大眾。 心得回響 經論教理系/知建 看見信眾誠心禮拜,祈願藉由共修的力量、在眾中的磨練,讓自己體會法樂,更有力量為大眾服務。站在大雄寶殿,仰望佛陀的慈容,祈願自己也能學習佛陀的廣大心量,藉由每一個禮拜,身口意供養諸佛菩薩與大眾,使參與水陸法會的四聖六凡眾生共成佛道。 專修部/吳祖儀 第一次參加水陸法會,從開始的籌備到善後,學習如何承擔,懂得幫助大家分擔工作,學會做一個能夠幫助別人的人,而不是做一個需要別人來幫助自己的人。 專修部/蔡婉儂 第一次參加如此盛大的法會,有師長們的耐心教導,讓我了解到世上沒有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發心學,好好學,累積經驗,人間處處是道場,處處是修行;在忙碌中,更要時刻關照起心動念,才能提升修行路上的慈悲與智慧。 專修部/鍾康盈 大家都說行堂最有福報,可以跟很多人結緣,連續行堂三個禮拜,終於體會到為大眾服務,真的是自己的福報。願大家都能同嘗甘露法味,身心安樂。 專修部/黃雅婷 「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成就一場法會需要眾多因緣,更要把握這些因緣去發揮、學習、體悟,就如同人生珍惜當下,盡忠職守將自己該扮演的角色扮演好,當活動結束後,該放下就放下,該珍惜就珍惜。 專修部/聖方 水陸法會期間,看到信眾們的精進參與,也暗自發願要在每個當下照顧好自己的心念,才能消受十方信施。意識到在僧團中,凡事都要隨眾,保持正念就能把事情做好。期許自己,要隨著每次的活動增強體力及堅固心念。 水陸法會小常識 法會,是以法來聚會,是以真理來相會。在佛教的種種法會當中,最隆重的無遮大會,就是不限定對象、一切平等的水陸法會;凡是陸地眾生、海洋水族眾生,都歡迎來參加,普施法界中所有一切眾生、冥陽兩利的無遮大會。 水陸法會的緣起,是從梁武帝的時候開始,他與寶誌禪師綜合梁皇懺等儀軌而成,首於金山舉辦水陸法會,廣度有情,生亡兩利,就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古德慈悲,把經文製作成各種懺儀,讓信徒藉由朗朗上口的唱誦方式,透過拜懺的修行,達到身心的淨化。所以自古以來,「梁皇寶懺」、「慈悲三昧水懺」、「大悲懺」等各種懺儀都非常興盛,尤其像「放燄口」、「三時繫念」,在民間也廣為流傳。 佛門弟子在法會中,為信徒服務,真正做到人我兩利、生亡有益,讓彼此皆大歡喜,這就是人間佛教裡非常美好的事。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為了佛教 全力以赴 下一篇文章 做什麼要像什麼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4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5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2025.11.0306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2025.11.0307【傾聽你我他】別為金錢傷感情2025.11.0308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2025.11.0309【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2025.11.0310【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五日念佛修持與佛接心 成就人間淨土 【叢林風光】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 發菩提心 走上覺醒之路【叢林風光】叢林修持 體證道在當下【叢林風光】薪火傳燈 叢林傳承與開展【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