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幅底片攝影 慢半拍更美好

曹麗蕙 |2018.12.10
1754觀看次
字級
陳輝煌作品〈池上稻田〉。圖/佛光緣美術館提供
林拍齊在記者會介紹自行研發、手工打造的六一七寬幅底片相機。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在手機拍照已十分普及的數位時代,卻有一群堅持底片拍攝的藝術家,要用作品讓大家回過來領略「慢半拍」的美好!佛光緣美術館台北分館即日起推出「寬片幅—人文影像之美攝影展」,民眾將能從中看到松德攝影學會會員,利用台灣自製六一七寬幅底片(6×17cm)相機,踏遍國內外所拍攝的壯美風景,無論是高山海岸、晨曦黃昏,還是城市街頭、鄉間小路,畫面都深具震撼力!

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表示,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松德會的攝影家們不僅擁有肉眼,還有慧眼、佛眼,才能發現平凡中的不平凡之美,並非常敏銳地捕捉那一瞬間。「在剎那之間留下永恆,這就是攝影,幫我們留下歷史、紀錄生命,這就如同星雲大師所說的:千載一時,一時千載」。他歡迎民眾闔家大小前來欣賞這麼棒的展覽。

松德會是國內唯一自製六一七寬幅底片相機的攝影團體,會員來自各行各業,餘暇時相約外拍,而大部份會員使用的六一七寬幅底片相機,是高齡八十二歲榮譽理事長林拍齊自行研發、手工打造的相機。

林拍齊表示:「我是在十五年前,退休後花費一年半完成研發、試驗成功,不為商業目的,零件都是自製,相機本體是用整塊鋁合金加工,提高精密度,並解決了反光問題,還可以換鏡頭,同時擁有皮革包覆的優點。」

松德攝影學會理事長陳輝煌表示,德國一台六一七相機要價近四十萬,但台灣自製相機卻只要十分之一,有利推廣,蓬勃攝影發展。昨天包括世界華人攝影學會副會長翁庭華、中華藝攝影學會榮譽理事長王古山等攝影大家也都出席力挺,盛讚傳統底片相機拍攝出來的真實與層次感,展現出人文與自然的真善美。

展覽展出六十七幅關於自然、人文、旅行、城市等題材的作品,除了有以寬幅底片相機拍攝出的大畫幅全景照片外;也有因應時代脈絡,展出一億畫素數位相機拍攝出的黃山作品,藉此讓民眾細細品味底片與數位相機拍攝出的作品如何各擅勝場,讓攝影藝術呈現更加豐富多元,展期至明年一月十三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