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明華園以佛法為主題、闡述愛與慈悲的「乘願再來」新劇,十二至十五日將在台北「城市舞台」演出,當家小生孫翠鳳一人分飾兩角,互為仇家,是一項高難度的挑戰。
「乘願再來」劇名取自佛教用語,編導陳勝國在嘻鬧中自然地帶出「愛與慈悲」的戲劇主旨,他表示,僧人垂眉禮佛問訊,在佛堂吟誦梵唱,讓人聽聞產生崇敬之心,幾度在佛殿外聆聽後,他決定撰寫一部以佛法為主題的故事。
劇中,明華園當家小生孫翠鳳一人分飾兩角,一是貫穿全劇軸心的妙華國王子梵洛佳,角色類似「王子復仇記」中身負國仇家恨的哈姆雷特。另外扮演威武剛強的中原大元帥端木助,這兩個角色互為仇家。
面對這項高難度的演技挑戰,孫翠鳳說,為凸顯兩個角色差異,她在兩個身分的語速、唱腔、動作,都有明顯區隔,短短幾分鐘,除了得用最快速度換裝,就連心境也要在這幾分鐘內轉換。
當家丑角陳勝在飾演的中原皇帝孫九空一角,是個反派丑角,孫翠鳳卻相當欣羨,尤其是劇中有類似現代國慶閱兵大場面,飾演皇帝的陳勝在也過足君臨天下的癮。
陳勝在指出,孫九空是一個不折不扣政治家,一般的壞人都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但孫九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對的。這樣一名政治人物,唯獨對親情割捨不下,當他發現自己傷害的,竟是恩人時,才猛然覺醒,並毅然放下江山,前往取經。
「乘願再來」一劇使用喜劇手法表現,並融和「劇場胡撇仔戲」,拋開過去沈重的武打及宮廷戲,展現台灣歌仔戲豐富視覺與聲光特性,劇中還可以見到民族舞蹈、現代舞蹈、黑光劇以及羅馬競技場的風格。該劇盼能帶給世人對生命的擁有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