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涼拌高麗菜捲。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不少名人像李國修、汪笨湖、豬哥亮因為罹患大腸癌去世,大腸癌更成為台灣好發癌症第一名,尤其台灣外食族人口多,怎麼吃才能避免大腸癌上身,已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說,台灣外食族比例高,西化飲食習慣,普遍蔬菜水果攝取不足,腸胃道潰瘍及腸胃道癌症罹病人數逐年攀升,年齡層也逐漸下降。高麗菜就是天然的胃藥,高麗菜屬於十字花科蔬菜,所含的吲哚-三-甲醇(indole-3-carbinol,I3C)經身體代謝會影響免疫疾病及減緩發炎反應。
餵食老鼠十字花科蔬菜,可以延緩甚至終止腫瘤細胞的發展。這類蔬菜都含有異硫氰化物、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可使肝臟酵素活性提高,也可提高小腸黏膜酶活性,研究顯示十字花科蔬菜攝取具有抗腫瘤細胞生長作用,除了高麗菜外,還有青花菜、花椰菜、蘿蔔等,也都是保護腸胃,預防癌症的好食物。
南投醫院營養室主任蔡秀雯說,高麗菜質地脆甜,營養價值也很高,維生素U也具有保護黏膜細胞的作用,青花菜及高麗菜最好的烹調方式是,不要切太細,快炒或是快速悶煮,避免長時間水煮,會使營養素流失較多。銀髮族牙口不好,可以將高麗菜切小塊狀後蒸煮,充分咀嚼,纖維質多,多吃可維持大便暢通,預防便祕。
高麗菜營養價值高
有「蔬菜界人參」美譽的高麗菜營養成分極高,有助於修復黏膜顧胃,兼具抗氧化與抗癌效果。趁著現在菜價低多買多吃,不但可幫助菜農,又能達到省錢、顧健康的效果。
一、抗癌
據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指出,十字花科的高麗菜,跟花椰菜、大白菜一樣,都含吲哚素、硫配醣體等抗癌成分,試驗發現,前者能降低乳癌發生率,硫配醣體在肝臟裡,可幫助抗氧化酵素合成,發揮作用,減少罹癌機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張心怡指出,高麗菜含有維生素A、B、C、K、甲基甲琉胺酸、礦物質鈣、磷、鉀、有機酸、膳食纖維以及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鈣、鐵、磷的含量高於大部分的蔬菜,尤其是鈣含量高出黃瓜五倍、高出番茄七倍;甲基甲琉胺酸具有修復黏膜組織的作用,能顧胃,並對於早期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有良好的保護效果。
二、顧胃
相傳吃高麗菜可以「顧胃」?國泰內湖診所營養師張斯蘭指出,高麗菜含有甲基甲硫氨酸成分,有修復黏膜、幫助潰瘍癒合的效果,加上富含維生素K,有止血功效,適合胃潰瘍患者適度食用。
三、抗空汙
台灣空缺問題愈來愈嚴重,空汙是肺癌的危險因子之一;根據新光醫院營養師夏子雯解釋,當人體吸入細懸浮微粒PM2.5後,深入肺泡,會引起全身的發炎反應,此時,便需要攝取能抗氧化,抑制發炎的食物,如富含植化素的蔬菜、具豐富維生素C、E的水果等,高麗菜、綠花椰菜、蘿蔔都是。
兩種人要少吃
高麗菜雖好,但會阻礙碘吸收,影響甲狀腺荷爾蒙分泌,因此甲狀腺功能失調者不宜大量食用。此外,腸胃道功能較差的人,應避免生食高麗菜,尤其是紫色高麗菜,纖維較粗,吃了可能會感到不適,不宜多吃。
除了以上二個小缺點,高麗菜不管生吃、醃泡菜、晒乾、快炒、煮湯都很適合,但若水煮過久,硫配醣體會流失較多,其他營養素也會減少,因此應避免熬煮逾三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