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闕曉菁 |2018.11.30 語音朗讀 18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申辦2025年世界博覽會成功,大阪代表團在巴黎慶祝。圖/法新社 埃及南部城市勒克索發現一座古墓、石棺以及千件陪葬物品。 圖╱法新社 英國首相梅伊(右)在布魯塞爾和歐盟領導人討論脫歐協議後,對記者發表談話。圖╱法新社 洞察號從火星表面傳回的首張照片。 因鏡頭蓋上沾了灰塵和碎屑,照片布滿 斑點。 圖/美聯社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總統府公布能源 轉型政策。 圖╱美聯社南韓自力研製的運載火箭「世界號 (Nuri)」試射成功。 圖╱美聯社 11/23 法國 下下屆世界博覽會 大阪申辦成功 國際展覽局(BIE)23日在巴黎開會,170個會員國投票決定由日本大阪市擔任2025年世界博覽會的東道城市;這是大阪繼1970年後再辦世博,也是日本的第3次。2020年下屆世博將在杜拜舉行。 每5年舉辦一次的世博為期6個月,歷來曾創造巴黎艾菲爾鐵塔、倫敦「倫敦眼」摩天輪、西雅圖太空針塔。大阪世博主題是「生命閃耀未來社會」,以大阪灣的人工島「夢洲」打造「社會5.0」,設置5處被稱為「空」的有頂大廣場,展示如何利用人工智慧(AI)、擴增實境(AR)等尖端技術,為人類造福。 11/24 埃及 發現4千年古墓 木乃伊保存良好 埃及24日宣布,南部城市勒克索新發現一座古墓、石棺以及千件陪葬物品,地點在古代底比斯王朝的阿薩西夫貴族墓區;考古學家還發現石棺中有一具保存良好、名叫蘇雅(Thuya)的女性木乃伊,確切身分則待查證。 阿薩西夫墓區為古代貴族與法老王親信大臣的埋葬處,年代可回溯至第11王朝和第12王朝的「中王國時期」,距今逾4000年。 發現的古墓裡,除了石棺、雕像,還有約一千件以木料、彩陶和黏土製成的小型陪葬人俑「巫沙布提俑」(Ushabtis)。埃及的考古遺址對觀光客具有極大吸引力。 11/25 比利時 英國脫歐協議 歐盟峰會批准 歐盟25日於布魯塞爾召開特別峰會,歐盟27國領袖批准厚達600頁的英國脫歐協議和26頁的宣言,隨後英國首相梅伊加入簽署。歷經17個月艱困協商誕生的協議,規範英國明年3月29日退出歐盟的條件,涵蓋財務、公民權利、北愛爾蘭和脫歐過渡期等事項,並說明英國和歐盟未來希望如何建立國安和貿易關係。 英國國會下議院預定12月第2周表決這項協議,但朝野議員都有反對聲浪。 此外,協議還將交由歐盟27個成員國議會同意,必須有至少20國同意才可通過,之後預定明年初送交歐洲議會表決。 11/25 烏克蘭 與俄爆發軍事衝突 戒嚴30天 俄羅斯25日在黑海海域克赤海峽向3艘烏克蘭海軍船艇開火,並扣留3船,造成6名水手受傷;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28日宣布長達30天的戒嚴令,宣稱藉此預防俄國入侵。俄國反駁說,烏克蘭海軍船隻非法進入俄國水域,兩國之間緊張局勢升溫。俄烏2003年簽訂的協定克赤海峽為雙方所共享;歐盟、英國也紛紛譴責俄的挑釁行為。 自俄國2014年兼併克里米亞以來,烏東衝突已造成超過1萬人喪生。有媒體分析,烏俄兩國領導人各自在國內面臨聲望下滑及經濟問題,此時製造衝突,有利於轉移內政焦點並拉抬聲勢。 11/26 美國 飛越4.8億公里 洞察號傳回火星照 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英、德、法、西、瑞士及波蘭等6個歐洲國家共同打造、耗資近10億美元的的探測器「洞察號」,26日成功降落火星,隨後傳回首張照片。洞察號預定在未來兩年探測火星地表下的物質,並從明年春天起將探測資料發回地球。 火星任務的失敗率很高,至今各國發射的各類探測器僅4成成功著陸,原因不僅是火星與地球距離4億8千多萬公里,探測器要飛行6個月才能到,以「洞察號」為例,必須以高達1萬9千多公里的時速,花費6分鐘穿過火星大氣層,最大風險就是在這段過程。 11/27 西班牙 習近平到訪 擬簽18商業協議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G20峰會前,27日抵達西班牙馬德里訪問,並會見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推動中西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邁上新台階。費利佩六世表示,願與中國大陸繼續保持密切交往,提升務實合作水平,加強在多邊事務中的溝通和協調,積極推動深化歐中關係。 西班牙官員表示,習近平此行簽署至少18項商業合作協議,兩國亦會簽署進口葡萄協議,中國將向西班牙敞開市場大門,也會簽署避免雙重徵稅,及港口合作文件,亦會研究兩國共同競投在非洲及拉丁美洲的基建、能源及電訊項目。 11/27 法國 降核電 17年陸續關閉14反應爐 總統馬克宏27日針對能源政策發表談話,宣布預定在2035年之前關閉14座核能反應爐,關閉者將以最老的反應爐為優先,時間表則視能源供給情況而定。 法國共有58座反應爐,若關閉14座,核電在發電量占比將由7成5降至5成。法國前總統歐蘭德任內通過法案,計畫在2025年之前將核電占比降至5成。 馬克宏表示,核電仍會是法國電力供應的主力,但是否增建新的反應爐,在2021年中之前不會有決定。 至於調漲燃料稅導致民怨,他表示會提議建立分別及逐步調漲的機制,減輕民眾壓力。 11/28 南韓 全自製太空火箭 試射成功 南韓首度完全自力研製的太空火箭「世界號(Nuri)」引擎測試28日宣告成功,以這具引擎推送的單節火箭順利升空完成預定飛行。火箭飛行10多分鐘,飛行軌跡最高點距地面209公里,最後落入濟州島東南方約429公里的海面。 世界號若依計畫於2021年升空抵達預定軌道,南韓將成為全球第7個有能力自製太空火箭的國家。目前全球只有6個國家有能力自製太空火箭,包括美國、俄國、法國(歐盟)、日本、中國大陸和印度。另外,北韓、烏克蘭、以色列、伊朗等10個國家有能力製造火箭引擎。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2朝山禮佛 北海道場孝道月修持2025.08.2203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4【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5緬懷大師、供僧 西澳州議員肯定佛光山貢獻2025.08.2206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7處暑養生調和脾胃 晝熱夜涼防溫差病2025.08.2208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9習抵拉薩 慶西藏自治區60年2025.08.2210贈書、說故事 怡朗佛光人溫暖偏鄉童2025.08.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如是說如是說如是說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