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佛教太古宗中央僧伽講院總同門會,在佛光山傳燈樓大師館與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座談。
圖/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南韓佛教太古宗中央僧伽講院總同門會,舉辦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現代佛教的布教方法」,二十七日在佛光山麻竹園法輪堂舉行,透過研討會展開多方交流,有太古宗三十五間寺院的住持、法師和信眾等四十二人與會。
論壇有南韓金鵬寺修庵法師以「能為韓國佛教的未來做些什麼」、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學務長慧豪法師「台灣佛教的佈教、信仰修行生活及活潑化現況」主題發表。晚間在佛光山傳燈樓大師館,與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座談,由南韓首爾佛光山住持依恩法師陪同,慧豪法師翻譯。
太古宗中央僧伽講院總同門會會長性律法師表示,研討會很成功學習到很多,法喜充滿,期待以後有各項交流,此行將抱著很大的希望回到南韓。
慈惠法師與眾分享,數十年前曾和星雲大師到南韓太古宗的總本山奉元寺,「追隨星雲大師,並擔任台語、日語翻譯工作,但數十年來只做一件事,就是辦教育。」慈惠法師說,如今佛光山在全世界辦有五所大學,以及中小學和幼兒園,更重要的是培養僧才的佛學院。星雲大師認為佛教要興隆,就是要培養優秀人才,佛光山之所以有今天,正是因為以教育起家、培養人才。
負責太古宗教育事業的修庵法師表示,看到佛光山的教育事業,十分感動,目前太古宗的教育事業有東方大學、講院和梵唄大學等,希望學生能有機會到佛光山學習。慈惠法師表示,若要學習佛法可就讀叢林學院,另一選擇是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接著與大家分享「百萬人興學」活動,從中發現到「佛法,就是要讓人感動」,如此就會令人歡喜,讓人願意發心。
慈惠法師並說,透過交流可以互相學習,當中包括信徒、青年、兒童,還有婦女的交流。席中法師提問,「辦了許多學校和事業,是否會自我滿足,而這分滿足對修行是否有所助益?」慈惠法師表示:「我是法喜充滿。」提及辦學校當然不容易,但總是遇到好因好緣,過程中看到星雲大師的廣結善緣,更能體會星雲大師說的「有佛法就有辦法」。
慈惠法師致贈《人間音緣精選集》CD與眾結緣,二位金鵬寺的合唱團團員獻唱,慈惠法師分享曾經辦過梵唄音樂會,表示可以此交流,並說:「大家可以交流的東西真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