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青銅器商周十供、戰國時期黃玉馬、錫銀滿漢全席餐具、記錄四百多年歷史的孔府檔案……耗時五年建成的「孔子博物館」,昨天在孔子故鄉、中國大陸山東曲阜開館試營運,首批兩千多件文物搬出孔府文物檔案館、入住孔子博物館,將有六十九萬件孔府文物逐批「搬新家」。
受限於缺少展覽展示條件,長期以來孔府內的文物很少有人能夠得見。其實,這裡文物數量驚人:三十五類全大陸可移動文物中,孔府文物涵蓋三十四類,文物藏品多達六十九萬多件、約三十四萬套,可移動文物數量列大陸前十、山東省第一。
孔子博物館的第一個展廳「序廳.大哉孔子」,環繞式投影幕墻、星空穹頂,立刻將參觀者帶入兩千五百多年前那個動蕩的社會。「這應當是歷史上孔府文物首次集體『搬家』,也是首次如此大規模地面向世人展覽。」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委員會會長、九十三歲的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德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