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源聖廟修繕一年將完工。圖/綦守鈺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有「歸仁孔廟」、「新豐區孔廟」稱號的台南市敦源聖廟,是日治時期台灣知識分子努力傳承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徵,不僅每年會舉行盛大的祭孔大典,廟宇建築更有近百年歷史,但兩年多前的台南大地震造成廟宇多處受損,歷經一年多整修,終於將在月底完工,十二月十日舉行祭孔典禮,藉此重現當年的儒家風範。
「敦源聖廟」是敦源社的改稱,這裡原本是新豐地區文人組成的國學社團,後來由社友、詩人與地方仕紳共同募款建廟,並以孔子為主祀對象,以發揚當地儒風。代理市長李孟諺表示,敦源聖廟在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不只是日治時期台灣文人對傳承儒家思想的文化象徵,亦是每年舉行祭孔盛事的重要儀典空間。
文化資產處處長林喬彬表示,儘管敦源聖廟不屬於台南市古蹟歷史建築,但因建築本身具有歷史意義,且祭孔儀式更是年年傳承的重要特色,為保存與延續傳統文化,市府決定以「地震災害捐款專戶」經費來支應敦源聖廟在地震中受損的修復費用,修復過程並特別採取「古蹟修復工法」、保留了屋瓦、木料與地磚等原始材料來進行整修,藉此達到「復舊如舊」的精神。